道家传承人物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高明见 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药学家,于阴阳、推步(天文历法)、医药无不善。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是论述医德的一篇极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其中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习 medicine 之人必须“博极医学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如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不求名誉”、“恃己所长,用财物”。

以其崇高醫德,被后世尊为“藥王”。《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孙思邈,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也。七岁就学,大诵千余言。弱冠,有谈庄、老及百家说才,又好释典兼相继。在洛州总管独孤信前,他被赞叹为‘此圣童也’。

周宣帝时,他隐居太白山。在隋文帝辅政时,他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但因称疾未赴。他曾对亲友说:“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我方助之一济人。”当太宗即位后,他被召回京师,因容色甚少而受到赞赏,并拒绝接受授予的爵位和官职。在他的晚年,他辞去官职回到故乡,在宋徽宗时得以敕封为妙应真人,并在道教中尊称他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醫大聖等多个尊号。

他的传奇生平引起了关于其年龄的一个千古谜题,其中一段记载指出他自称开皇辛酉岁(公元541年)出生,但这与其他记载相矛盾,因为开皇年间没有辛酉这一年的纪录。这使人们怀疑他的确切年龄以及他是否真的活到了141岁。此外,《旧唐书》中的另一段记载提到魏徵等修史期间多次访问孙思邈,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生活在西魏时期。如果将这些信息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奇异的情况,那就是孙思邈可能是在公元541年出生的,如果我们考虑到时间线上的连续性,这意味着他实际上应该能够穿越回去见独孤信,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出现。

尽管存在这样的谜团和争议,但孙思邈仍然留下了一系列著作,如《老子注》,《庄子注》,以及三十卷的《千金方》,这些作品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医学发展,以及中国文化整体。他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能力的人物,其贡献延伸到了医学领域以外,对整个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