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卷之四庄子无为而自然不为天地万物自在其间

绝学无忧。御注曰:学以穷理,方其务学以穷理,思虑善否,参稽治乱,能勿忧乎?学以致道,见道而绝学,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而无不为,则任其性命之情,无适而不乐,故无忧。臣义曰:全於天者,无待於外,故绝学。是非无涯,妄知妄见,分别无已,而多忧。学绝则无事於思虑,加重精神,而不为聪明之役,其所持者乃本真,不随世俗风尚。

唯与阿相去几何?善与恶相去何若?

御注曰:唯阿同声,但觉一性,小智自私离而二化,此观察本质,一实非异也,是谓圣人经世于宗庙朝廷,与大夫言语不同如此,为遏恶扬善惟恐未至。

臣义曰:唯阿、善恶情分,如彼隔水难渡,又如何可计。但觉一声,一生起源,不分彼此,也是一体。这但觉恭敬,那但觉傲慢,这是对错的标签,都归于心中自己的妄念。在深刻理解玄同的层次上,我们又怎能说有差别?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御注曰:鼓动万物,却并不与圣人共担忧愁的事业;吉凶和民众同享受生活的喜悦悲伤;处于这种境界的人,没有烦恼;处在忙碌的官场中的人,有更多的担忧和害怕。他说:“人们所畏惮的事情,如果他们不知道避免,就会有很多困扰。”因此君子通过恐惧来修养自己,《诗》里说:“畏天之威。”

臣义曰:不要被外界事情束缚,只专心致志于内心世界,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烦恼或困扰了。不参与世俗纷争,即使面临困难,也可以安然应对,因为内心平静如泰山不能动摇。

荒兮,其未央哉。

御注曰:“世事纷繁杂乱且无法调和,最终没有尽头,是指善恶之间还没有定论,只有那些通达者才知道把它们融合到一起。”

臣义曰:“世上的事物变化莫测,每个人的情感都各异,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在不断推移改变着自己,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人。这是一个永远无法结束、永远没有尽头的情况。而只有那种能够超越一切欲望、执著的人才能真正达到一种宁静和自由,他们的心灵纯净得像婴儿一样,没有污染,他们的心灵既不是清晰透彻也不是混浊迷茫,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中了,所以他们看似幼稚却又深邃如海洋般广阔,他们看似空虚却又充满生命力,他们看似简单却又精妙入微,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答案时,我们往往忽略了最简单最直接的事实,即我们自身就是答案。

乘乘兮若無所归。

御注曰:“《易经》云‘时乘六龙以御天’”,这意味着顺应时代潮流,用自己的智慧来驾驭时代变化,“乘”字表示顺应,“兮”字表示悠然自得。这里用“乘”比喻的是顺应时代潮流,用智慧驾驭变迁,让自己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被时代冲刷或抛弃。“若無所归”意指没有固定的目标或者归宿,它反映出一种游走于不同的状态之间,不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从容地接受每一个瞬间,这正是古代哲人的追求——保持内心自由独立,不受外界干扰的束缚。

众人皆有余,我独顽且鄙视他等小觑我必胜矣!

御注云:

众人皆仰慕荣利,以奢华生活作显赫身份,以取巧狡猾作高明智慧,因循守旧缺乏新奇想象,被现今社会认定为成功者的行为方式,所以他们总感觉到一些剩余空间,可以继续追求更大的东西。我独自一人虽似乎颓废落寞,但实际上是我对这些常规价值观持怀疑态度,对传统标准感到厌倦,更愿意探索新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这些被普遍认可的成功路径并不能带给我真正满足感,我要寻找另外一种方法来实现我的价值和意义,这可能让你觉得我顽皮或者轻视你的努力,但这正是我选择跟随内心直觉前行的一个理由,因为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到属于我的道路,并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