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历法的奥秘:从阴历到干支,岁首与生肖的变迁
在古代中国,时间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问题。尽管许多学者耗费了大量心血,却未能完全揭开其迷雾。然而,有几点是明确无误的:在辛亥革命之前,大年初一被称为“元旦”,而立春则被称为“春节”。随着辛亥革命后的政府宣布废除农历并采用公历,从1912年开始,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大年初一失去了它的名称。为了满足民众对年节庆祝的需求,1914年的政府又颁布了一项法令,将农历大年初一重新命名为“春节”,结果是立春这个名字再次失去了其意义。
历史上,一年的第一天(岁首)的起始日期有多次变化。如果以现在的农历标准来看,那么夏代将正月初一作为岁首;殷商时代则选择十二月初一;周代则回到十一月初一;秦朝进一步提前到了十月初一,并一直保持至西汉时期。在汉武帝时期,他推行了《太初历》,恢复了夏代使用正月初一作为岁首这一制度,这个制度后来持续到数百年。
几乎所有古代文明最初都是使用阴曀纪时,即依据新月和朔望周期来计算时间。由于新月盈亏和朔望周期非常直观且容易理解,因此人们自然地将一个完整的新月周期设定为一个时间单位,即现代农业用到的12个月。而每个完整的小圆缺或小圆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24个节气,它们把一个太阳年的全部分割成24等份,是一种纯粹基于太阳运动的一种计时方式。
汉武帝推行《太初》之后,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在于确定以正月作为岁首,并通过调整闰二、闰三等方法使得季节与日常生活相吻合。这两点后续各类纪年系统中都得到沿用。此外,无论哪个朝代,都离不开24节气调整。
皇家纪律与阴曀间隔
对于乡土社会中的民众来说,不管他们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都能够准确地指出自己的年龄。不过,对于国家来说,确定正确的时间系统却是一个重大问题。
自汉末以后,王朝更迭中多数采取帝号加上执政年份进行纪录,或许偶尔会使用太岁或者干支纪录。但直到西汉末期才正式采用干支纪录。在这种体系下,每10个天干经过6次循环,每12个地支经过5次循环,就完成一次60年的回归,这样的周期被称作一个“甲戌”之交。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干支纪日,也就是记录每天的地支信息,而通常只记录地支,不记录天干。这意味着冬至所处之 月即子鼠(一般位于农历11-12),下一个即丑牛(通常位于农歷1-2)。由於這樣,本來應該與農曆正節吻合,但有時候並不完全吻合。
纯粹阴曀是一种直观易懂的人类活动方式,只需抬头看一下夜空就能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一位经验丰富老人仅凭这简单的手段便可以告诉你他今日是否该去耕田还是收获。他既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干支紀錄,也不会关心什么是乾木紀錄,他只需要知道陰曀日期以及陽曦節氣就可以应付各种事情。
但国家必须拥有更精确可靠的一套计时系统,以便统筹全国事务。因此,在国家层面上,我们采用的是严格按照一定规律划分出来的一个接连不断的心脏——这是因为这个系统服务于国家事件,比如祭祀、星象预测和灾害警告,以及算命先生等其他各种术士对吉凶占卜进行必要准备。而这些都发生在更早些时候,当人们还没有了解过世间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时候,他们就会试图根据五行、八方、四季及五脏六腑配搭起来,用以阐述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当他们尝试将十二条线路配搭十二隅角或十二器官或十二动物的时候,这显然符合常理逻辑,因为它们似乎落入寻常情理之中了。不难想象,那些曾经居住在地球上的居民们会怎样思考那些宏伟的事物呢?
关于这一切,我们最终发现,其实并非那么直接简单。一切似乎都是根据某种比喻性质下的宇宙秩序进行组织化处理。但从实际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要追溯那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话,还需要更多新的证据支持才能证明它们真正存在过这样的记忆痕迹。不过,让我们继续深入探索那些隐藏在我们的记忆里边缘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