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里的无欲则刚超脱生死观下的高歌悲歌

近日全球性疾病肆意蔓延,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人因此丧生,疫情之下生死又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在面对生离死别时,我们心中总会充满悲痛之情。谁也不能坦然面对生死。庄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那么他对于生死是如何看待的呢?

庄子战国中期的哲学家,其见解独到。他认为人乃一缕魂气聚集起来的,生既是气聚,死则是气散,这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将死亡看得太重。

在庄子晚年时期,他的结发妻因病逝世。当他的老朋友惠施急忙赶到吊唁时,只见庄子脸上毫无悲伤之色,他甚至拿着瓦罐拍打出旋律,不顾旁人的眼光放声高歌。这让惠施感到迷惑和愤怒,但庄子平静地回答说:“我与她相伴一生,如今故去心中自然有悲,但自己只是个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

庄子的这种超脱的情怀,让我们深思:只有坦然地面对死亡才能领悟到自然的意义。他认为人的一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其生命长度,而在于是否能够活得真实、自由和自信。而他的这种思考方式,也许正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种超越了常规意义上的“高歌”的方式。

当然,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观念仍旧难以理解和接受。但正如庄子的言论所示,“至乐”(最高层次的心灵享受)并非来自于外界物质享受,而是在内心深处体验到的那种超越了世俗欲望和恐惧的心灵宁静。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如此向往那些能够实现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烦恼的人们。

所以,当我们谈及夫人亡故后为何高歌,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个人情感上的反应,还要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如何真正理解生命与死亡之间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样的理解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