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法之复杂:从元旦到春节的转变与24节气的调度
在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被称为“元旦”,立春则是“春节”。然而,随着辛亥政权的建立,政府宣布废除农历并采用公历,从1912年起,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因此,大年初一失去了其名称。为了满足民众对传统年节庆祝的需求,1914年,一项法令颁布,将农历大年初一重新命名为“春节”,从而再次剥夺了立春这一名称。
历史上,每年的第一天(岁首)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果以现在的农历作为基准,那么夏代将岁首定于正月初一,而殷商时代则将其定于十二月初一;周代则回到十一月初一;秦代进一步提前至十月初一,并一直沿用到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太初历》,恢复了夏代以正月初一开始计算岁首,这个制度后来一直延续至今,但这个定义仅限于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而非干支纪年的计算。
几乎所有古代文明最初都使用阴曬(根据月亮周期)的方式来纪时,因为观察到新月和满月之间相隔29.5天,这是一个直观且明显的时间单位,因此人们自然地把这个周期设定为一个时间单位,即中国农历中的一个“月”。
然而,由于12个这样的周期只有354天,与地球绕太阳一年365天不匹配,因此阴曫纪时并不精确,有时候还需要插入一个闰月才能跟上太阳年的周期。今天所说的24节气其实是由12个单数的“节气”和12个双数的中气组成,它把整个太阳年的时间平均分成24等份,所以它是一种纯粹的地平线。在汉武帝推行《太 初》之后,以没有中气的某些季节作为闰季節,以及调整闰二而不是闰正这两点成为后来的各种系统所继承。
皇家与阴曼间错位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日常生活,而不在乎国家级别上的日期记录。但对于国家来说,日期记录却是个重要问题。
汉朝以前,大多数地区都是按照帝王名字加上执政年度来纪录,还有用太岁或者干支来纪录。而到了西汉末期才开始采用干支纪事。这就是所谓的地支纪事,就是用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计算每一年、每一个季度或每一个星期几等。
但是在乡土社会中,用阴曝进行日常生活安排还是很普遍的一种做法,不管是通过记忆还是通过简单工具,比如说看星星,也能知道今天应该是什么时候。这些方法虽然不精确,但足够应对他们简单直接的人生需求。而且,这样的方法也很符合当时人的认知习惯,就像一些现代人依然会根据自己手表上的秒针判断时间一样。
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更需要一种更精确、可靠、可以全国统筹的大型计划性管理系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地方那些大的建筑项目,它们通常都会有一套严格控制工人的进出以及工作内容和质量的小程序。而这种小程序通常都要基于非常精确的地面坐标及周围环境条件去设计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听到很多城市规划师他们经常谈论如何改善交通流动性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是提高城市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
不过,在我们讨论关于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让我们的讨论变得过分抽象或者复杂化,因为这样的话可能就会让读者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总是倾向于寻找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事情做,而且如果事情能够被理解得更加容易的话,那就越好。这也是为什么科学研究者们总是试图找到新的方法来解释已经存在的问题,他们希望尽可能简化它们,让它们变得更加易懂,同时保持其核心信息完整无损。
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保持一种神秘感或者吸引听众注意力的话,你可以选择更奇怪或者更多层面的叙述方式。你可以加入一些未知元素,比如说,把某些事件描述得好像发生在另一个维度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这样听起来就像是你正在讲述了一部真正超自然惊悚电影一样。但即使如此,你仍然要遵循基本原理,即使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也不应忘记提供给读者的基本信息。如果没有足够的情感支持,那么任何叙述,无论多么巧妙,都不会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