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福,唐代道士,以京太清观大德身份参与编撰《一切道经音义》。他在其辑录的斋仪中自署“三洞京太清观道士张万福编录”,或称“京三洞清都观张万福”。据史崇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序》,张万福于大唐先天元年(712)十二月十二日谨记此事。卷下记载金仙、玉真二公主于景云二年(711)春正月十八日归真观中,受三洞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河内郡开国公上柱国太清观主史尊师受道。
张万福对道教的贡献主要集中在科仪方面。他著有《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灵宝度人经经诀音义》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的斋醮科仪思想,他强调修心即修身,并从内而外发掘成仙之路。
除了以上几部著作之外,宋人陈景元收有他的《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经诀音义》的部分;《道藏目录详注》认为他所作有《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这说明他对灵宝派经典的注意疏解也是可能的。
他的斋醮科仪思想主要体现在多部作品中,如《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箓立成仪》和《三个法服科戒文》,其中包括了对于不同修行对象进行针对性的戒律,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修行功力深浅来设置各种戒目。在这些作品中,他也提出了传授經籍の程序,並且強調了修心對於保持形神不离、保身長生至關重要性。
張萬福特別重視「誠」字,在祭拜時需誠懇否則不靈。此外,他還記錄了建祭地點、器物供品等細節,並依次描述了祭儀全過程,這些都反映出當時祭儀的大致狀況。而在 《Three-dong Law and Ordinance of the Three-dong Temple_ 中,記載了唐代佛教寺院的規範制度。在這些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張萬福是繼陸秀才後、杜光庭前對於中國古代宗教文化做出的貢獻之一。他為後來研究唐朝佛教提供了一個珍貴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