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说关于修道者的各种传闻。然而,这些说法往往基于对他们生活的误解。许多人一来到道观,就发现一些道长不太热情,也不爱说话,甚至对问题的回答简短而冷淡。人们可能会以为这些道长们都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为了澄清这一点,我将根据自己的修行经历简单阐述:
一、道长总是沉默寡言吗?错了,他们并不“冷”,只不过他们的心意你可能还未有机会遇见。在现实中,有些人总是面无表情,仿佛生性淡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笑,只是在利益相关时才露笑容。同样,如果善信福主不断提出疑问,而不是那些深奥的问题,那么即便高真先师或其他修行者没有直接回应,即使一般的修士也懒于置答,因为有些话是为有智慧的人准备的,而有些话则适合普通善信福主理解。如果善信福主持续提出类似问题,那就是一种回复或者态度。
对于无法言说的秘密,最好保持沉默,因此久而久之,便被误解为“清高”。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贬低修行者的方式,并不成立。如果过多解释就会违背无为之宗旨,变成有为状态,这在修行中极其忌讳。
二、道长遵守口戒律条。你可能不知道,说多了很容易犯戒。戒律指的是规范修行人的行为和举止,同时得到大部分同门认可并遵循的一套要求。在古代汉文《越绝书·内经九术》中就提到:“故曰九者勿患,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此乃悠久传承,不空穴来风。此外,《老君说五戒》、《初真戒》等经典都强调了说话的规范与训诫,如《老君戒经》中的“非心所了而向人说”、“绮言、谄曲、反复、二舌”。
三、道长怕多说话失慎,担负因果责任每个人都不可能通晓万物,因此,对于自己不知晓的事项,道长通常避免讨论。而对于损害到教义或祖师的话题,或社会伦理议题,他们更是不参与。这也是因为交流时若失口,一旦激动,都难免会有一些失当之言。一方面能让懂得的人分辨;另一方面,却容易影响痴迷者,使其以错误指导自己的生活和修行,从而招致恶报,由此承担起所谓“口业”的后果。
因此,与明哲保身相符的是少发表意见,更符合《太上洞玄灵宝真诰》的精神——既不能通过谈论很多事情来达到目的,也不要去追求超出自然界范围的事情,最终导致混乱。而知道以上三个理由后,我们就明白为什么 道长们如此少说话,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改变看待这个事实的角度最后,我祝愿所有善良的人能够接受正确的教导,在性命双全的情况下享受平静幸福的一生。“慈悲,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