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修道之谜:六耳猕猴的智慧》
在我成为一名道士的道路上,有一次,一位信士阿姨问我:“小道长,你为什么要当道士啊?”她的问题让我意识到,我的选择可能并不为人所明了。于是,我回答说:“为了学东西啊!”她又追问:“学什么?”
我说:“学经书。比如《道德经》,比如《易经》。”那时,我相信这些经典对她来说是全新的内容。但实际上,这些只是每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学习的基础。
然而,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只修习这些基本功课,并不足以解答“为什么要修道”的问题。我后来才明白,那个问题其实是在探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心灵的成熟,我逐渐理解到,虽然外界常常只看到术法上的技巧,但真正重要的是背后的修为和内在悟性。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去探究、验证,以达到让言行出于“道”,自己的修行合于“道”。
最终,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与万物之间的一种相通之处,即使是年迈之际,我们也能回望一生,发现原来所求的“道”,竟然就在自己身中。这正如关尹子祖师的话所说的那样,“求得者,如水也。”
因此,如果再有人问起这位阿姨,也许我会回答说:是我想要在这茫茫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我”——那个自然而然存在、需要被完善和提升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与天地自然以及众生相融,是我的终极目标。
当真正能够认识到“我”与万物之间共同的情感共鸣,这或许就是达到了“得道”的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