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道教慈善文化,首先要ldquo;正名rdquo;。文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慈善也有种种定义,我们所说的慈善,是指ldquo;出于对人类的热爱,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所做的努力rdquo;。在当下,道教慈善文化就是以道教信仰者为主的个人和团体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举措方面为促进弱势群体或个人的福利所做的努力。这里所说的福利,应该包含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
一、道教慈善文化特点
当今世界上的各个宗教,不论信仰如何,其教义都包含ldquo;慈善rdquo;的内容。就以中国传统的佛教来说,ldquo;慈悲为怀、救苦救难rdquo;就是其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观世音菩萨的称号为ldquo;大慈大悲救苦救难rdquo;,足以证明。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对慈善文化的阐述和实践方面有其特色,即:历史悠久,着眼于普通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然,我国自宋代以后,佛道与儒家ldquo;三教合一rdquo;,教义中ldquo;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dquo;也是常见现象)。限于篇幅,列举一例。老子 》中宣扬ldquo;积功累德,慈心于物rdquo;ldquo;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rdquo;ldquo;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rdquo;等等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取其符合当代要求的精华,通过道教慈善文化的实践,在和信众中间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道德和诚信的自觉性,解决他们的各种困惑和苦恼,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并且通过他们对身边的亲朋好友产生影响,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对上符合党和政府的需要,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对下,可以稳定和促进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安宁和幸福。
至于道教界的扶贫济困、修桥补路、施药治病等等具体的福利行为,更是道教慈善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前和现在都在实行,有令名在外,为社会各界有目共睹。当下可以结合时代现实需求,在支援救灾、捐资助学、关怀弱势群体方面做得更好。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伍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