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方远,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道士,以字称大方,其出生于今安徽省舒州宿松。年仅十六岁,便展现出了通晓经史的才能,并深入研究《易》,在庐山学术界中与陈元晤相交往。在二十九岁时,他追寻大丹之秘密,拜访香林左元泽;随后又前往仙都山隐居,与刘处静等人共修真理。三十四岁时,他在天台山玉霄宫接受了叶藏质的法箓,从而获得了真传。
据说,闾丘方远掌握了一些高深的真文秘诀。在他不忙于守护一行气息的时候,他非常喜欢阅读子史群书,并自称葛稚川、陶贞白吾为师友。他还对《太平经》进行了精心编纂,将原本浩繁卷帙中的枢要内容提炼成简明易懂的读本,即《太平经钞》。这部作品广受欢迎,不仅体现了他的学识,也展现了他对道教文化传承的热忱。
唐景福二年(893年),彭城王钱霮在其撰写的《天柱观记》中赞扬闾丘方远:“实紫府之表仪,乃清都之辅弼。”昭宗李晔也曾颁布褒奖令,对他的事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还有许多人从他那学习道法,其中包括会稽夏隐言、谯国戴隐虞、荥阳郑隐瑶等,他们都能理解和掌握道家的奥义。而程紫霄、聂师道行教于吴国及其他十人,也得到了他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些神圣而复杂的知识。
总结来说,闾丘方远不仅是南岳天台派的一员,更是弘扬这一派别重要人物之一。他通过编纂《太平经钞》,使得这部原本散失严重的大作,在某种程度上又重新显露出原貌,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