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守备之道,在于摄缄滕、固肩镭,以防小贼之侵。然而,当巨盗至时,负匮揭筐、担囊而趋,其心无惧,只怕绳约关钮不牢。此乃世俗之浅知也。
然而,大盗之法,不在于摄缄滕,而在于铃资五德——妄意室中藏为圣,入先为勇,出后为义,知可否为智,分均为仁。五者不备,则不能成大盗,此天下未有也。
由此观之,无圣智则天下多害少利;善人不足以立道行,而恶人亦不足以亡道治。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那鄂围,大盗起非由圣人生也。
夫拮击圣人纵舍盗贼,则天下始治矣。不贵难得之货,不假严刑,而天下太平。此乃古人的言辞,即闲邪存诚,不在善察;息淫去华,不在严刑。这便是其所谓的理想状态了。
然而,当圣人绝迹时,大盗虽止,但天下仍旧不安宁,因为大部分的人心向往着更高层次的生活和更深刻的理解。而当真正实现了“闲邪存诚”,“息淫去华”的境界时,那么即使再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也能达到一种内心平静与社会安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