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八段锦引领,抛却仁义束缚 ——《庄子·马蹄》深度解读
张永祥
《马蹄》开篇即言马之本性:食草饮水,奔腾欢悦,活得悠然自得,颇具风骨。伯乐一来,从此汩没性灵。庄子用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动词,为我们刻画了一幅幅真实到近乎残酷的伯乐治马画面:“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 之、骤 之、大整大齐,而前有橛饰 之患,而后有鞭荚 之威,而马 之死者已过半矣。” 马儿身上遍是伤痕,死者过半,受尽苦难与折磨的幸存者,也只能在鞭子下和车套中苟延残喘,度过丧失尊严的余生。而这一切,只为人类的一句“我善治马”!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不曾考虑过其他生物的喜怒哀乐,更何况它们所承受的境遇多么不堪?
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却常以万物为己而生,用万物于己所用自居。即使善于识马如伯乐,也不能适应其天性,而是用暴力使其服从,以便使用,以千里行走而换取生命的一部分,这种酷烈令人震惊!使动物丧失自然本性,在鞭打与车轮之间苟延残喘。这正是对动物悲哀的情景,是他们因为展示天性的自由而被迫放弃生命。
庄子的批判不是说情愿做污泥里翻滚的小乌龟,也不愿登上庙堂接受膜拜吗?然而伯乐既存在,就难免良马遭禁锢摧残。伯乐治馬,与陶人制陶及工匠锯木,他们都奉行同一个原则:万物因我善治而为我所用的观念。在这个原则下,对待自然界就必然会危害极重。
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本质,但无法辩白;人们也有自己的本质,但却因为被统治而沦落至同等境地。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智者的警语“玉人献宝楚王诛之一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也是一例,“箕子佯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的原因,以及许多仁人志士如何丧命在乱世中的故事。
老子感慨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庄对仁义进行批判,并非无端指摘,他痛心于当时社会现象,并非空穴来风。他反思了当下的世界,将一切归咎于人的狡猾和愚蠢。
韩愈叹息地说:“世间总有人能识别千里佳匹,那些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些珍贵宝贝的人才会发现这背后的价值。但即便如此,这些卓越人才往往不会得到相应的地位,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人能真正理解他们。”
这里提到的“常德”指的是一种状态,即生活中充满了自然顺序,无需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存在或获得什么。一旦这种状态出现,它就会变得更加普遍,使人们忘记了争夺财富名声以及利用技巧驯养动物的事情。当人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他们就能自由地生活,没有外部力量影响,没有精神上的束缚,即便是仁义礼乐这样的规范约束也无法阻止他们。如果没有思想上的规训,一切事物都可以自由发展,不再受到外界压力的干扰,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拘束,每个生命都能实现其内在潜能。
这样理想化的事态,让我们回想起东晋末年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美好时代,或许那是一个更高层次上更完美的地方。在那里没有阶级差异,没有强权压迫,无论谁都是平等且自由,我们共同享受着这片土地上的美丽与宁静——这是人类一直追求但未曾达到的大梦想。它超越了法律和文化塑造出的伦理准则,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每个生命体内在寻求平衡与协调的一种本能——一种让所有生物共存并繁荣昌盛的心灵需求。
但是,在这个不断变化无常又充满冲突的世界,我们似乎已经迷失方向,被现代文明带来的复杂问题挤占出了那个纯真的天堂。那份纯粹的情感,那份简单真诚,都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消逝,被遗忘或被掩盖起来。但是,如果我们仍旧怀抱着那份向往,那么我们的脚步将不会停歇,我们将继续追寻那个遥远又神秘的地方——那片属于我们的故土,那片永恒安宁的地方。而只要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一丝懊悔,那份向往就可能变成行动,最终成为实现我们理想的一个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