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虚白、刘卞功、刘元道、董南运、王秉文、刘烈和蓝喬,这些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在这个充满迷雾的世界中寻找自己的道路的。
首先,我们有张虚白,他自称前世是武陵张白先生,并且他的徒弟推算出他与虚白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他不仅擅长六壬术,还能留心丹竈,遇到异人后得到一些奇妙的秘密。宋徽宗对他非常倾心,将其管轄龙德太一宫,使其增饰四堂,并创设了许多庵宇。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刘卞功。这位道士自小好道,他家里有个老父过门,对他说:“善补铁。” 刘卞功回答说:“我鬲败(指金属失去光泽),能补否?” 老父笑着给了他一个丹餌,从此,刘卞功就离开了尘世,穿窟室以居,只要有人来找他,就从竇中进出,但没有真正理解他的法门的人。
然后,我们还有刘元道。他性简淳静厚,不喜外物累心,每接宾友似不能言者,以事扣之,其应如响。宋徽宗初兴道教时,命天下搜访道家遗书,让李居演校定,其中就选出了刘元道。虽然官至太虛大夫蘂珠殿校籍,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洁无为的态度,即使金人犯闕,也未曾动摇。
再来说说董南運,這位 道士夢見仙童召之為炎峰主,便翌日無疾羽化,寿七十余岁,却颜貌如四五十岁人。而王秉文则因梦见方士而辭職還山,最终隐于三一堂,有詩云“福地中藏小洞天”、“火候參同妙自然”。
最后,我们来谈谈蓝喬。他母亲禱於罗浮山而孕,而生喬之后,有異光。在十二岁时,他已能寫詩章,有相者謂陳曰:“爾子有竒骨,仕宦當至將相,學道必為神仙。” 但藍喬卻選擇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在江湖飄然後回母所,又給母黃金數斤說明真氣治療病痛的事宜,並告別母親離開。此後,他與吳子野遊洛陽時,一飲百結,每入酒肆輙飲數斗,並展現身輕之質,用紙百幅置於足下讓人片片拽之,无一破者,是也显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