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处端,师初名玉,字伯玉。后名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子,是祖师授之也。世为宁海人,以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一日生。骨相不凡,从小便显露异能。他六岁时偶然从井中坠入,但因家人及时救援,没有受伤。此外,他曾在水上安坐数小时而无恙,还有遗火巨栋折断在他榻前,他居然毫发未损。
出于学业,他记诵敏捷,与同辈难以匹敌。他十岁开始学习诗词,一日指点木架葡萄,即作诗云:“一朝行上青龙架,见者人人仰面看。”众人称赞其才华横溢。
长大后,他虽然勤于孝顺,却不注重仕途和物质享受。他深厚的经史造诣尤其突出,更擅长各种草隶书法。在一次醉酒后雪地中的感慨中,他得了一场风痹病,但通过暗自诵读北斗经竟然康复了。
当时的祖师在马丹阳家,有意要接纳他,便留宿庵中。那时候正是严冬,但祖师让他抱着足部,无论如何都没有感到寒冷。而且,当黎明来临,他用盥手剩水洗脸,那些宿疾顿消无余。
于是谭处端愿意全心投身于道教,并向祖师表达了自己的决心。随后,在他的建议下,被赋予了祕诀,并正式定名。他还被赠予了一首诗,上面写着“达真谭玉之语”,显示出了他的高超造诣。
过了一段时间,从祖师那里学会许多秘密知识,然后又跟随至黄县卢山延真观。这座观内有卢真君出现的边界,而他就在玉皇殿西壁题诗,这两句“杳杳颼轮去不迴、鸞胶鹤驭破云堆”极富神韵。在那一年冬天,又跟随祖师游梁州。
到了十年春季,祖师带着他隐居到王氏旅邸附近的一个地方,那里藏匿了许多仙骨,最终将他们葬送在终南山上的刘蒋村。这次行动需要三年时间来完成。当十四年的时候,再次回到洛阳城朝元官,那里题下了一句:“紫詔師真归去後,不知孰继大羅仙。”
之后几年的生活充满了奇遇和成就,如与张八哥一起修武、与吴六一起开茶肆等,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最重要的是,每一次遭遇,都体现出了他的超凡能力,比如解除了邻舍家的火灾,以及帮助渡船工人的故事,让人们知道他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在东游抵达阳武县北的一次夜晚,也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事迹,如指引星辰、预言洪水等,都展现出他的先见之明和超自然能力。
直到二十五年,当梦见重阳和丹阳时,他们告诉他即将实现仙飞的期限。一方面准备好门人的葬事,同时因为脚疮而无法行走,所以书写下一首咏叹自己即将离去的情感:
交泰一声雷,
迸出灵光万道辉。
龙遇迅雷重脱壳,
幽微射出,金光透顶飞。
一性赴瑶池,
得与丹阳相从随。
显见长真真妙理,
无為涌出,陽神独自归。
书毕,就此逝世。大元至元六年己巳正月,被褒赠为“长 真云水蕴德真人”,并有《水云》前后的集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