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循本卷之四无为而治万物自生无为而治万物自灭

此篇述养生之要。先论顺其自然;后谈虽云养生,实则视生死为一。吾有涯于生,无涯于知,以有限随无限,既已知矣,又何须知?行善莫近名,作恶莫近刑。顺天而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老子所谓中道,是抱一守中,不是夹在善恶之间的空洞之说。庖丁解牛,为文惠君解牛演义喻养生,他的手触及、肩靠得合适,用力时肩膀微倾。他脚踏着地,膝盖轻蹲,其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奏乐中的节奏。

《左传》注释指出桑林是殷商时期的乐曲,《礼记》提到射艺是诸侯用狸首作为节日。而老子说:“狸首砉”,乐会时也。这两种音乐,都从庖丁解牛的故事里取材,它们表达了对生命和死亡平等对待的哲学思想。

文惠君赞叹道:“啊,这声音真是太美妙了!”庖丁回答说:“这就是我喜欢的技艺,我已经达到极致。”他开始解牛的时候,只看到牛肉,而三年之后,再也没有看到完整的牛肉了,现在他不仅能感受到神意,而且他的手能够直接感应到身体内部的情况。

庖丁的话语深刻地揭示了他超越普通人的境界,他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极致,而且在精神层面也达到了一种超脱。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灵与物质世界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生命与死亡之间平衡和谐的一种状态,这正是养生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