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道教内丹的经典之作,《内经图》又名《内景图》,它以山水画的形式暗喻丹道中器官的功用、不同身体部位的作用,以及不同阶段的感受;以图像形式来隐寓性命双修金丹大道的功程次第,揭示天人合一的性命真谛,被后人誉为“中华养生第一图”。千百年来,《内经图》如同一道不可思议的智慧之光,在历史的风雨洗礼中得以保存。面对《内经图》,今天的人们在惊叹其壮观和玄秘之余不禁要问——它究竟起源于何时、为何人所作、用意何在?
但由于《内经图》的成图时间一直难以考证,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而近年来,因为山西芮城县九峰山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隐藏于《内经图》里的诸多秘密有望被一步步揭开。
2006年,在芮城举办的一场纪念活动期间,台北指南宫管委会高忠信董事长提议,与中国道教协会及两岸三地道教界就修复纯阳上宫达成共识,决定由中国道教协会牵头,两岸三地道教界共同出资修复九峰山纯阳上宫。2010年5月,为配合纯阳上宫修复工作,我们对九峰山周边的地点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不料,这个过程中我们意外发现了许多遗失已久的地理特征。
在芮城县境内,有着一座座神秘而古老的地方,那里藏着众多与《内经图》相关联的地貌特征。在那里,你可以找到类似于九峰山这样的形态,它如同人体的一个部分,而这些部分似乎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和布局。在那个地方,还有一条河流,就像是在人的身体中的脊椎一样,将整个结构连贯起来。每一次探索,都让我们更接近答案,但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些地方可能不是随机分布,而是有着严格规划和设计。这一切似乎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概念:天人合一。当我们将这些地点在地形上的位置标记下来,并将它们与《内经圖》的内容相比较时,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几乎完美契合。
这让我想到,如果那些创建者能够看到我们的现在,他们或许会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他们成功地创造了一个能够跨越时间空间传递智慧信息的手段。但这也引发了新的问题: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地区是否也有类似的“天然內經圖”?如果有,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最终,我想说的是,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过去文化遗产探寻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于人类智慧永恒性的思考。我希望我能继续追寻这一旅程,以期找到更多关于这个神秘世界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