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的问世及其道派特征考:自然中的无欲则刚探究
在康熙年间,太乙金华宗旨成书后,它经历了多次的修订,最早可追溯到乾隆年间邵志琳整理本。邵志琳所收集的版本是六十四卷本《吕祖全书》中的一部分,题为《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由潘易庵等人序跋,其中记载了宗旨成书的过程。
据史料记载,康熙戊申年(1668),潘易庵等7人在毗陵白龙精舍设乩坛,蒙吕祖降坛传示宗旨。此后20余年,该团体解散,而屠宇庵、庄惺庵于康熙壬申年(1692)再次组建扶乩团体,并编纂成书。张爽庵汇辑前后所传内容,为最终版之基。
这7人的身份各异,他们有不同的辈份和兴趣,但皆归依纯阳圣祖。在他们参与扶乩活动时,有些人逃入禅学,有些沉浸于俗学,但纯阳圣祖不加禁止。这7人的笔录虽然存在,但直到康熙壬申年才被整理汇编成一部完整著作。
关于潘易庵等人的道派归属,一些文献提到了“净明嗣派”,但也有人署“太乙法派”。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考证。潘易庶、刘度庶、许深庶、庄惺庶、屠宇庶及张爽子等6人,其法名均含有“乾”字,与太乙法派命名规则相符。
此外,从李颙与潘静观交往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推测潘静观可能是一位深入研究道教经典的人物,他曾与好友顾日融共同注释过一些重要的道教经典,如《悟真》、《参同》、《阴符》和《清静》。
综上所述,《太乙金华宗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涉及多个历史阶段和人物参与。通过对这些历史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以及它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出无欲即刚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