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数公里来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明江边的花山悬崖之下,崖壁略显内凹、层理清晰,向江边倾斜。手脚张开、铜鼓在侧、身佩环刀……多处红色人像图案就被绘于悬崖之上,这些人像图案高约0.6至1.5米,最大的高达3.58米。从人群欢快共舞和他们热情奔放的舞姿不难推测,无论是作画人还是画中人,如果放在当下,大概率会被归入“e人”序列。
左江花山,壮语称"Pya Laiz",意为被画花了的山。在这座海拔345米的崖壁上,遗存着大量的古代岩画,即为花山岩画,也称宁明花山岩画。
花山断崖上的画面宽221米,高约40余米,面积8000多平方米,除模糊不清的外,可数的图像尚有1950个。
花山岩画背后的谜题,经数十年研究,有一部分问题的答案已浮出水面,作画时间上,通过器物比对,研究者发现岩画所绘的刀剑、铜鼓、羊角纽钟等多是战国到东汉时期当地居民使用的器物。北京大学实验室对和岩画颜料粘贴在一起的钟乳石样本进行碳-14鉴定,结果显示岩画大约有2600年历史,与之前器物比对的年代判定相吻合。
据宁明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朱秋平介绍,经查阅书籍发现,与岩画相关的题材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李石在《续博物志》中的记载:“二广深溪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史料记载,战国到东汉时期,左江流域多是骆越人居住,当时具有条件作画的,应该就是这一族群。
关于如何作画的问题,大多专家认为作画者应是用竹子和树木搭架子,到岩壁上作画可能性较大。
通过光谱分析,发现岩画原料主要成分是赤铁矿,骆越人将之打磨成粉后,用一种粘结材料与之搅拌,然后直接图绘在崖壁上。遗憾的是,至今没能检测出粘结胶的具体成分。
花山岩画整体展示的是当时的祭祀场面,画中人物多是“蹲式人形”,舞蹈的手势和动作非常像青蛙。结合当时祭祀和巫术的历史,反映了骆越人的图腾崇拜,人们把青蛙奉为神灵,认为其可呼风唤雨,帮助指导农事。
2016年7月15日,在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岩画类世界遗产、广西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花山岩画上的铜鼓器具与中原地区出土的秦汉前后青铜器上的纹饰高度吻合,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渊源及文化联结。环首刀最早在商代出现,岩画上多处出现环首刀等图像,说明青铜、铸铁冶炼技术已从中原传播到左江流域。蛙形剪影是象征人丁兴旺,符合中国多子多福的传统意识。众多人像的发式有“剪发”“椎髻”和“辫发”,与史籍记载的古代活跃在岭南的西瓯和骆越剪发文身习俗相似,可见岩画创作时期中原与左江流域交往不断深化。
因此,说花山岩画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历史过程的见证之一,实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