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代表人物文始尹真人关尹仿佛历史的巨手指引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之路

关尹,春秋(或战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以字称公文,在道家文献中被誉为关令尹喜、关令尹或者尹喜。根据《古今图书集成》的记载,关令尹喜是一位周朝的大夫,他总是身着精华之服,保持低调而修行。他是早期道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在《庄子》中的“天下篇”,老子与关尹并列,被赞颂为“古代博大的真人”。通过修行得道后,他成仙,并以文始先生的名义,被尊封为无上真人、玉清上相,是天府四相之一。在元顺帝至元三年(1266年),他被加封为无上的太初博文文始真君。他的教派“楼观道”将其奉为祖师。关尹在道教中的地位极高,常与老子一起祀奉。在《古今图书集成》中,有一段记载说,当时的人们不知道老子的西游之路,而关尹却因见到紫气而知晓了有真正的仙人曾经经过的地方,因此他密切观察并遮掩了那里的环境,最终遇到了老子。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尽管人们都不知道老子的去向,但只知道他和关尹一起流沙江畔,不知所终。这也说明了關於關仲與 老師間深厚友情及共通理念 的事實。

于是,就这样,關仲对著師傅請教,師傅亦認識到他的奇特之處,便答應了他的要求,並將「道德經」五千多言傳給他留世,也將內外之法全傳給關仲。此後便隨著師傅一同「俱游流沙」,最終不知所終,這個故事充分展現了兩人的深厚友誼以及他們對於宇宙哲學的共同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