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谜与宽容同行的奥秘在何方

《道德经》:与宽容同行的智慧之旅

大千世界,纷纭繁杂,每个人都不可能一顺百顺,万事如意。有人可能会受到过无辜的伤害,会难过、痛苦、愤慨,因为你本不该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伤害,有些伤害会深深地根植于你的脑海里,会时不时地刺痛你的心。此时,能够阻止这种刺痛的力量就是宽容。

宽容,是对自己或他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过失、过错采取措施予以减压,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加剧,避免产生其他后果。在这里笔者需要说明的是,宽容和忍让是有着区别的,忍让是憋在心里,而宽容是全然释放。有关心理学家指出,无论何种形式,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不会宽容别人,不常常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内心的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脱。美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威廉斯博士曾对25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2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抵抗、敌视情绪”较强者死亡高达2.5%,而且心脏病发病率是其他人的5倍。因此,我们若能与宽容同行,就会拥有快乐,有拥有幸福,有拥有健康。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与宽容同行呢?不妨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启程开始我们的宽容之旅吧。当有人做出某些不友好的表现,即使触怒自己也不要急于发脾气,也不要对抗性地加以指责,要尽量去冥想那些令自己高兴的事情。这也许就会烟消云散,将干戈化作玉帛。

当事态平息之后,要学会忘掉不愉快的事情,不要指望或等待别人前来向你道歉,因为如果你期待别人的道歉,你就会觉得时间长不可耐,就会觉得自己更委屈,更不痛快。学会遗忘,学会宽容,就是意味着还会和伤害过你的人重归于好。

假如宽容成了纵容,有人会一而再、一再地继续对你冒犯,那么就要学会远离,不要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这时,你可以多去关注周围能让我们愉悦的事情,以一种新的眼光去寻觅感知,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前些年流传的一个词叫“理解万岁”。如果你受到某些方面束缚仍然不能够完全放下,那就尝试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如果能理解对方,也许能感悟到他的言行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或说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人物,这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错误,并用开放的心态接受批评,同时给予他人相同的一份机会。不断进步并成长,而不是停留在过去,让彼此都有机会改变,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大度所展现出的样子。而这正是在《尚书》中提到的“有所为”,即通过不断努力变得更加完善,从而达到一种最高境界——德乃大。

所以,请记住,无论面临什么困境,只需闭上双眼,用最温暖的心肠轻轻抱抱内心的小我,让爱与慈悲充斥整个宇宙;然后睁开双眼,与世间所有生命共同分享这一份珍贵的情感——这便是生命最纯粹又最伟大的礼物。而在这一路上,每一次选择都将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人生历程,它们将成为我们宝贵财富中的亮丽篇章,为未来增添色彩,为今朝增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