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风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其次畏之。设刑法以治之。
其次侮之一日,以道观察天地万物,无为而治,有则为器;人恒于我而贵生,使民时衣食,不以金玉赡焉,是谓“与民同乐”。此言君子待士,如待己家子弟也;士亦待君如待己家长也。
俗薄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废不用,大恶生,小善隐,小恶显,大善寂,大恶炽,此乃大道失常也。
六亲不和,有孝慈。大道久泯,则性情皆忘礼节;国家昏乱,则忠信俱丧。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每自洁身不知贞,这正是大道失去的本真面貌。
还淳第十九 绝圣绝智制作反初守元。在古代,无文字或仅书简,即使三皇结绳纪年,也未曾有一部完整的书籍。而今,我们却要弃绝智慧和知识,将心归于自然,从而达到百倍的福祉。这就是所谓的“守元”。
虚心第二十一 孔德容足于天地之间,它能包容一切,没有任何界限,只是在最简单、最质朴的地方存在。这就是孔子的教导——即使在世间纷扰中,也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谦逊,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人格魅力所在。
益谦第二十二 人当像水一样流动,不争斗,就不会有人敢与你争斗。这是因为那些能够顺应自然规律的人,他们的心灵总是宁静如水,不会被外界的事务所扰乱,这样他们就能一直保持自己的清醒和坚定,而不是像飘风暴雨一样短暂又易变。
虚无第二十三 道法自然,那些想要强行改变现状的人终将失败,因为他们无法持续下去,就像飞鸟追逐云端一样徒劳无功。而只有那些顺应自然规律的人,他们才能一直稳定前行,没有恐惧或者焦虑,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走着。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会发现生命中的许多困难都变得小了起来,并且我们的内心会更加平静和幸福。
苦恩第二十四 不断追求权力和名利的人,最终只能是一场空谈,因为这些东西不能让我们得到真正满足。不懂得感恩,一味追求个人成就,却忽略了周围人的帮助,这样的行为只会招致他人的排斥和反感,最终导致孤立无援。你必须学会感激他人的帮助,并且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充满欢笑和友情,你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深刻印象。
象元第二十五 道是一个混沌状态下的精灵,它在时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是万物生成前的源头。但它没有形状,没有声音,也没有特定的居住地方,它只是独立存在,不随波逐流也不改变自身,而且它永远不会疲倦或停歇,所以它可以成为整个宇宙的大母体,让所有的事物都从中获得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