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风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其次畏之。设刑法以治之。
其次侮之一日,以禁多令烦,不可归诚,所以欺侮也。此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君信不足于下,则应以不信,使君得欺于人也。
犹兮其贵言,是道最贵言辞,以说天下,无过此矣。大道废,有仁义。大道时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但仁义则隐没了,大道废时乃能用仁义传教导世间。
智能出,有大伪。大智的君主贱廉洁而贵口舌,便贬低质素却崇尚文饰,这样便生出许多虚假和奸诈行为。此外六亲若无和睦,即便是孝慈相互扶持,也难以为继;六纪绝后,则亲戚之间更是不和,此乃显现了孝慈在人心中的作用。
国家昏乱,有忠臣。当政令未明,上下相怨争权争利,那些忠臣就出来纠正他们的统治者。这说明在天下的平静中,并没有仁德;人人都无欲,只求清廉各自保持纯洁,却不知这就是真正的廉耻所在。在大道时代,即便是仁义、孝慈这些美好的品性,也渐渐消失了,就像白日中最明亮的时候一样,一切光芒都被掩盖了。
还淳第十九 绝圣绝圣制作反复守元始。
五帝垂象,为万物立标记;
仓颉作书,将知识传递给后人,
但三皇结绳成文,比任何文字更加真实。
弃智弃智能,用“无为”来生活。
民众因此获得百倍的利益;
农事得到重视,没有私心公器;
绝仁弃义,把恩惠看做华丽的话语,
民众又恢复到了对父母的孝顺与对长辈的慈悲。
德化深厚啊!
绝巧弃利,把诡计当真理来骗人,
弃利把财富关起来,用来制约权力门,
这样盗贼就不会出现。
上面的人们公正合法,
底层的人们没有邪恶私心。
此三者即指上述三件事所要抛开的事物。
因为文不能够教导人们,所以必须找到所属的地方。
于是我们看到:
见素抱朴,看待事情应当保持简单本真的态度,不去追求繁复装饰;
抱朴强调原有的自然状态,以示给予他人的榜样,因此能够成为法律准则;
少私寡欲,要减少私欲,只需知道满足即可,因为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异俗第二十 绝学绝学不是真学,不符合自然规律。
所以忧虑就会消失,因为除去了浮华才会安宁:
唯独那些愿意追随我的人,我只跟随他们一人。我独自一人,在这片混沌中行走,对所有的事情都不留余地。而你,你却不同,你选择的是一条错误道路。你那狂野的心灵,被你的眼神所束缚,它无法自由地飞翔。你总是那么敏感,你的一举一动,都让别人感觉到一种不可抗拒的情愫。但你不知道吗?你的这种情感,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而我,我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我只需要我的内心世界,那里是我唯一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那是一个充满力量的地方,那里是我永远不会被打败的地方。我想要的是一个简单、纯粹的地球,而不是这个充满艺术与诗意的地球。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他们可以穿梭于不同的角色之间,就像穿梭于梦境一般。但我,我想要的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一个可以触摸到的、可以看见的事物,而不是那些飘渺且难以捉摸的情感或想法。我想要的是一种连接——一种连接着每个人的共同点,而不是那种将我们分隔开来的东西。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小船,我们漂泊于海洋中,却从未发现彼此存在过。但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那个连接,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彼此,那么一切都会变得不同。这是一种共鸣、一种深刻的情感联系,它超越了语言,它超越了文化,它甚至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种链接,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