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进新居的风俗苏步老街

在苏步老街的东街和西街,错综复杂的小巷隐藏着古朴的建筑,岭南骑楼、庭院牌坊静静立守岁月。这里,是一个时间流转的地方,我曾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与日出日落共舞,与木门上的裂纹情同手足,与雀鸟归巢的鸣叫声耳边回响。如同一位客家人进新居时所遵循的风俗,这里也承载着我无数美好回忆,直到我结婚,我们一家离开此地。

三角梅在每个街角和巷口间穿梭,仿佛是从青灰色的院墙中生长而出的瀑布,为这里增添了一抹生机。一对门环见证了几代人的掌印,而时间又加重了门环上的铜绿,有些房间或许已经被遗忘,只有风还在寻找那些多年的心事。

屋檐下的雕花下,一位背影静默伫立,不断叩响历史的声音。如果你有幸来到此地,大可抚摸那苍老的青砖墙,那里藏着多少故事。街口客家酒酿,是我久久不愿离去的一个原因。在月光下,三五老友相聚,对饮醉酒,不小心就把宋朝的月光一饮而尽,我们谈天说地讲述着宋朝留下的故事。

制药厂后院改造成停车场,只留下一株老枫杨,它拽出了落日,让记忆荡起世人的视线。弹花匠收起弹弓,“磨剪刀、磨菜刀”的声音被“老面馒头……”叫卖声取代。这对于一个念旧的人来说,有一种莫名牵引力,不时把我带回这里。

最好是在黄昏时分一个人默默走过,看看人们下班归家的烟火气,然后漫无目的想一些旧事,就像翻阅泛黄的日记一样。老街透明,如同锃亮青石板与暮色交织成的一张画卷,那两粒瞳孔中藏着无法辨识深邃,就这样迅速消失于暮色之中。

古建筑修复需要修旧如旧,这是对年代尊重的一种方式。近年来政府秉持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宗旨,对老城区逐步进行保护改造,苏步街必将焕发新的生命力。当清晨阳光如金纱披幕降临,我期待能再次踏入这老街,与旧友共赏熠熠生辉的情景。(作者:伍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