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长期使用并至今还在通行成熟表意文字的唯一民族。用这种特有的表意文字撰写的典籍,卷帙浩繁,涉及内容广泛,在国内及彝区具有很高的文化普及教育与科研学术研究价值,彝文自古就对彷区的文化脱盲与经济发展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足以和汉文、蒙文、藏文、维吾尔文等文字文献典籍相媲美,特别是彝族源远流长的布摩典籍文化,蕴藉深厚,恢宏灿烂,它在中国彷区社会发展及历史长河中,传承了古代彷族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人类历史文化的文明程度。
关键词:传世文字; 彝文统一; 彝史典籍; 刻划彷字; 传承碑刻
中国彷学在世界上本来就是一门多学科领域,而作为国际性的 彷学研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学者对 彷族支系撒尼、阿细、诺苏 的史源研究,即始创了国外对 彷 学 研究之先河。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有不少中国民族学家又再一次对有关 彷 tribe 的社会、历史、宗教、语言、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一些中外学者又对 彷 tribe 语言与 彷 tribe 社会历史调查以及凉山 彷 tribe 社会形态研究都取得丰硕成果。此后的二十年里,将国际化为止于停滞状态直到1980年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再次迎来了生机盎然春天目前,我国将继续推进这些事业,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事业之一。
滇川黔桂四省区布摩文字与典籍现状
布摩文字系统及其创制时间考证
各地简体字规范化工作进行情况
文献资料整理工作进行情况
当前各地关于布摩书法艺术展览展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