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镇,位于莞、深、惠三市交界处,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守护者。这里不仅保存着完好的客家传统文化,更是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的两大杰作——清溪彩扎麒麟和麒麟舞。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以及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清溪,正以其独特的历史与美学,为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文脉。
客家人有自己的文字吗?他们用彩色的纸张和精湛的手艺,将这些文字转化为动人的故事,让每一位走进这片土地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浓郁而又迷人的客家风情。东莞市清溪镇,不仅是客家的聚居地,更是将中州一带南迁来的客家人心目中的吉祥图腾——麒麟,被尊崇并加以发扬光大的地方。
据说,在孔子的出生之日,一位神奇的 麒麟带来了一个玉书,这本书内含了万卷经典,使得孔子成为了智慧无限的大圣人。而在这个故事背后,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通过对麦克劳林舞蹈艺术进行不断探索与创新,才使得这门技艺从沉寂状态中复苏,并最终成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
在这一百多年里,尽管经济发展给予了它新的活力,但清溪还是保持了原有的风貌,那些村庄里的麦克劳林队伍,每年春节时都会举行盛大的表演活动,让整个小镇充满了欢声笑语。在1995年的春节期间,清溪麦克劳林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亮相,并荣获多项奖项,从此,它们踏上了国际舞台,一路走来赢得各方赞赏。
除了表演艺术外,还有一个更为古老且独特的地道行业——彩扎 麦克劳林制作。这门技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技艺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高华 麦克劳林”,五代相传。央视科教频道曾专门拍摄过该工艺,而黄素明和黄志成父子也被选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克劳林制作)的代表性传承人。
然而,在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面临着如何将它们融入现代生活,以及如何让后辈继续继承这一宝贵财富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以确保我们的历史存照不仅能够延续下去,而且能够更加鲜活地展现在世上。此刻,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澳洲悉尼华人春节大巡游,或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都有一支来自清溪的小团体,用他们祖先留下的技艺打动着全世界的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