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武当派的创始人,也是崂山内家拳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形象则是高大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一副奇异相貌。他曾对道众说:“此山异日必大兴”,与披荆斩棘,创建草庐居住,并形成了以他为祖师的隐仙派。
张三丰在碧乐宫住了七年后,辞别师傅回家专修儒业,凡三坟五典,皆能过目成诵。十八岁时,由于得到平章政事廉希宪的赏识,他曾做过一段时期的知县,但对做官没有兴趣。他浪迹天涯、四处漂泊,其足迹遍布名山大川,如宝鸡、终南山、武当山、鹤鸣山等。
朱元璋登基后,对张三丰感兴趣,不断派使者寻觅,却不得其门而入。明成祖也多次遣使寻访,最终未能找到。在明朝第四个皇帝英宗时仍在苦苦寻访,但最终还是不知其所踪。
据地方志载,张三丰曾长期隐修于崂山,其中包括刘若拙创建的驱虎庵和玄真洞等地。他移居到太清宫东南的崂山头隐居潜修,在那里建造了著名的“张仙塔”,并植下耐冬花,这些都留下了他在崂山留下的痕迹。在这个神秘的地方,他被人们传颂为羽化成仙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