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代表人物孙思邈精诚以医之志

道家的代表人物孙思邈,高明见之孜孜不倦。南北朝至隋唐间,他以阴阳、推步和医药闻名于世。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其中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这是论述医德的重要文献,为习医者所必读。他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种品质:精,即要求医者掌握精湛的医学知识;诚,即要求医者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以感同身受的心去关怀患者,不为名利所动。

《旧唐书》记载,孙思邈自幼聪明,七岁即开始学习。他善于谈论庄子、老子及百家学说,又擅长释典。独孤信称赞他:“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他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后,征召他为国子博士,但他称疾不起。他曾预言:“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我方助之以济人。”果然,在太宗即位后,他被召至京师,被誉为“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

当时的知名士人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都尊敬他如同老师。当时人们对他的年龄存在争议,有说数百岁,有说九十三岁。而《旧唐书》中的一段记载引起了关于他的真实年龄的一个千古之谜!然而,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位崇高的医学家,被尊称为“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