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简介及代表人物孙思邈精诚之大医也

道家简介及代表人物:孙思邈,精诚大医之姿。高明见 孙思邈,南北朝至隋唐间的杰出道士、医药学家,他在天文历法、阴阳学说以及医学领域都有着非凡的造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大医精诚”的概念,这是一篇论述医德的重要文献,对于习医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本经典书籍。在这部作品中,孙思邈强调了两种关键品质:一是精,即要求医者必须具备深厚的医学知识和技艺;二是诚,即要求医者必须拥有高尚的人格修养,以同情他人的苦恼和感受为己任,并且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

《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了孙思邈的一生,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异常聪颖,从七岁开始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他不仅擅长谈论庄子和老子的哲学思想,还广泛涉猎百家之言。他的才华与智慧让人叹为观止,有人甚至称赞他像圣人一样。当周宣帝时期,他隐居太白山,但随后被召回京城担任国子博士。尽管他多次被授予官职,但他始终坚持辞谢,因为他认为自己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人世荣誉。

在太宗即位后,孙思邈再次被召来辅佐朝政,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接受任何官职。他最终得以平静地生活下去了,当时许多知名学者如宋令文、孟诜、卢照 邻等,都尊敬地对待他,如同师傅般对待学生。

然而,《旧唐书》中的某些记载自相矛盾,这引发了一场关于孙思邈年龄的一个古老谜题。根据记录,开皇辛酉年(公元541年)出生的孙思邞,在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去世,却声称自己活到了141岁。这背后的真实年龄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除了其卓越的医学成就外,孙思迁还撰写了多部著作,如《老子》、《庄子》的注释,以及三十卷的《千金方》,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医疗技术和文化交流。此后,其影响力持续扩散,最终在宋徽宗时被敕封为“妙应真人”,并在道教中获得更高的地位,被尊称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药王孙大真人”、“开元普度天尊”、“感应普救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