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庙宇遍布各地,朝拜者络绎不绝。根据杨府爷信仰集中的不同地域,我们可以将位于海岛、近海或临江之地的杨府爷庙划分为一个区域,称之为“临海(江河)信仰区,其中又以洞头渔港、瑞安碧山以及苍南江南坪等地的杨府庙最具有代表性。此外,在山地平原地区,如瑞安市桐浦、碧山、陶山等地也存有十分广泛的杨府爷信仰,我们可以称之为“山地平原信仰区”。关于杨府爷的生平及来历,在诸多地方文献中均有记载。
《光绪乐清县志》载:“神姓杨名精义,唐太宗时人,生十子,一夕拔宅飞升,与七子同登仙籍。”《苍南县志》曰:“与七子拔宅飞升。”《洞头县志》中记载道:“能在海上救苦救难的神灵,如妈祖尤受崇敬。”
图为瑞安陶山第二十八福地福泉观内所供奉的杨府爷。图中,他端坐在莲花座上手持宝剑,以一种庄严而慈祥的表情俯瞰着周围的人群。这幅画面既传达了他作为水神或海神保护人民和调剂风雨农业丰收能力,也体现了他的宽容与智慧。
除了这些传统职责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不少民众还将其神性扩展到现代生活领域,比如求财富、求健康幸福、求学业成功甚至是求工作稳定和家庭美满。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尽管历史已经不断变化,但人们对这位古老神话人物依旧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期待,这种情感无疑也是民俗文化得以延续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表达,对于我们来说,它们共同反映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即使是在这个快速发展、高科技化的大都市里,每个人都渴望找到一丝宁静、一线希望,而这些希望往往寄托于那些被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朦胧但依然能够触动心灵的地方符号——像这样一个温柔而强大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