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欧阳修《集古录》卷10记载“谢仙火”的奇迹说:大中祥符中,岳州华容县玉真宫被天火烧毁,只剩一柱,柱上倒书“谢仙火”三字。民众不解,去问何仙姑,回答说谢仙是雷部之鬼夫妇。欧阳修称这位女方士为衡山何仙姑曰:“庆历中衡山女子号何仙姑者,绝粒轻身,人皆以为仙也”。欧阳修庆历初召知谏院,改右正言,知制诰。
“谢仙火”盖是伐木者为了计件而刻的队名,并不神秘。刘攽《中山诗话》说“谢仙火”的“火”字是“部”的意思,“一火犹一部”。王得臣《麈史》卷2说“谢仙火”三字是伐木者刻的名字。嘉祐八年进士沈括撰《梦溪笔谈》卷21说“谢仙火”的“火”字是“队伍”的意思。
南宋赵彦卫编《云麓漫钞》卷2引它书推测“谢仙火”三字恐是簿筏中记号。这就是说,用作玉真宫柱子的这根木材,是叫作謝賴的人带領的一伙伐木工砍伐的,用以記錄其所屬團隊名稱。而後,這個團隊在某次風雨交加時,由於烤漆因雨而剝落,因此顯露了這些原本被覆蓋著油漆的文字。
但"謝賴"崇拜流傳甚廣,不僅湖湘間流傳,其信仰在各地都有記載。在宋代,有多份文献記載了關於"謝賴"的事蹟,其中包括劉攽、王得臣和沈括等人的著作。此外,还有赵康靖公《闻见录》的记录,以及魏泰所著《东轩笔录》的描述,这些都说明了当时对此传说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唐宋以来,大概凡受尊崇的大道、女丹家、女巫等皆被民间称为"贺瑞".其中姓贺者的则特别受到人们喜爱,被誉为一种超自然力量象征。而这些关于贺瑞的事迹,在后世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体现在艺术创作和民间信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