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月二十七日傍晚总结账目,二十八日在客堂布置宴席迎接团年。至三十日下午,在山门外设香案,供奉本宫前祖、后化各派霞灵牌位,并巡视普板。高功和经师在大殿上搭起衣物,引领道众前往“召请”(摄召)。监院持香进行仪式,摄召结束后,经师引导道众,而监院则带着牌位前往祖堂安放,这就是“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的仪式。
各殿主前往厨房请供,并由寮房负责安排表格。晚课之后,我们出坛祭孤并转祈天尊。在下殿后,经师用韵语打击法器,将监院带到各处神位前进行“化普表”。静止后,我们吃完晚饭稍作停留,然后依序排班,请监院开始“接灶”。经师随后进入客堂享用果茶。此事完成后,我们举行鼓行祝寿的科仪。最后,我们云集于祖堂庆祝。
初一清晨开启静默时间,我与他人共饮胡辣汤。在早课中,我们出坛、祝将并转祈天尊。早课结束时,我们再次向喜神致敬,以此迎接喜神的到来。我所在的寮房提前准备了一只斗子内装有花生、核桃、枣及钱币,用红纸封好备用。当我们去山门外设香供奉喜神时,我持香插入炉中并三叩首,再拔出一炷香快速回到大殿前。而监院也持香插入炉中同样三叩首,然后捧起喜神牌位急速返回大殿。这时巡寮人员燃起长鞭炮跟随监院而来直至大殿。一名执事员将喜神牌位交给庙宇管理者供奉好,而监院则礼毕退场,他抱着装有红纸包裹的小斗站在高桌上呼喊:“喜神回来没有?”大家应声:“回来啦”,于是他抓破斗上的红纸,大把地从斗里抓取物品撒向空中,再次问及再次撒放,最终重复三遍此过程。他最后纵身一跃抛洒剩余物品,而其他人则争相抢夺,当所有物品被抢光时,他才收拾残局。然后,他东抛西扔,一把又一把地撒洒东西。我和其他人拥挤不堪地乱站,每个人朝上头顶拜了三个合掌。一名知客喊叫:“大家为监院拜年”,另一人接着喊:“監囑為眾拜年”、“團拜”等词汇。这段时间里气氛热烈而充满欢乐,有的人快步,有的人慢步,你推我搡。
之后,我作为学生排队向先生表示新春问候。而我与其他道友互相拜年。此事告一段落,我便跟随经师走进大殿发动鼓声,让人们依科庆贺聚集于祖堂,此刻已是结束之际。我们边吃早餐边讨论昨夜的事宜。
自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每个常住人员都必须保持静止状态,不再移动,只能挂上单子继续居住,即所谓的“挂年单”。初六清晨醒来后的第一顿饭过后,“挂年单”的道众会发出自己的请求。
正月初五当天,我们要去扫墓:这天下午,在我的寮房里备好了食盒;高灶准备了祭品菜肴。在普度之下,为每个逝者的坟墓送上了饭菜。我穿戴整齐,与其他道众一起按顺序到达十方坟墓,上坟祭奠。不久之后,全体返程自由回归庙宇。在清明节和十月初一,也会按照相同程序执行类似的活动。
自从我们接受了驾临,便每日必定在皇经殿进行朝圣活动。正月初一至九,每天先在皇经殿参加朝圣活动,再移往皇忏室进行忏悔。如果遇到了庚申或甲子之年的特别日期,还需要对星辰表示敬意。而且,在第八晚我们还要举行祝寿仪式,并且第九早上将会庆贺完毕。这整个期间,是一种特殊的宗教节期,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