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山门外,目送着道众们按照规矩行礼。二十七日下午,我们聚集在客堂,准备迎接团年。次日,我亲手设香案,为本宫的前羽和后化各派的霞灵牌位祈愿安康。高功和经师在大殿里搭起衣物,起韵去山外“召请”,而监院则拈香进行摄召仪式。这一天,我们还将巡照普板,确保每一处神位都受到尊敬。
晚课结束后,我们出坛祭孤,并转向天尊。我与监院一起前往各处神位前“化普表”,感谢他们的庇护。在静默之中,我们享用了晚餐,然后开始排班,请监院到厨房“接灶”。经师随后前往客堂享用果茶。此刻,一场祝寿科仪即将拉开帷幕。
初一清晨,我与道众们共同辞岁,这是我们对监院的一种敬意。而学生则给先生辞岁,以示对他们恩德的感激。我知道,这些传统活动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它们连接了我们与祖先、与信仰之间的纽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开始准备迎接喜神。这需要精心布置,在特定的方位上设置香案,上供“喜神”牌位。寮房里备有一个装满花生、核桃、枣和钱的小斗,而接喜神时,每个人都会持着香袋到达指定位置,用红纸封住并插入炉中,再三叩首完毕便返回大殿。此时,巡寮燃放鞭炮,紧跟在监院之后,与其同归于大殿。在那里,大殿主会取回喜神牌位供奉,而监院则礼毕退出。大厅里人声鼎沸,每个人都想抢夺那些被撒下的财富,最终,所有人围成圈子相互拜年。
此刻,我可以听到鼓beat声从大殿传来,是经师发出的信号,让大家欢庆这个特殊的时刻。在祖堂云集之后,便是早餐吃饭。整个周末,我将参与皇经和皇忏两项宗教仪式。一系列庆典活动已经开始,其中包括北方常住的大馍食物,以及混元菜等其他美味佳肴。
自腊月二十四日以来,我一直保持静止,不再转动,只是在十方堂或云水堂居住。这叫做挂年单。当初六早饭过后,便会分配任务。我明白,现在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都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祖先,也是为了保持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变。
正月初五,是我们上坟的一个特别日子。在这天下午,我看到高灶准备了祭品及饭菜,而巡照下普饭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平静起来。那一天,无论男女老幼,都穿戴整齐,有序地前往十方坟墓献祭。当一切结束后,便自由地返回庙宇,那是一段宁静而又庄严的时光。
然而,从那以后,每个上午我都必须去皇经殿进行朝祷。而且,在正月期间,每天早上要举行皇经儀式,同时也要进行皇忏活动。如果遇到甲子或庚申之年的某些特定日期,还需拜斗。而当初八夜晚祝寿,再加上初九清晨庆贺,那真是难以忘怀的一段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