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自二十七日下午算大帐,二十八日客堂备席请团年。年三十日下午于山门外设香案,供本宫前羽后化各派霞灵牌位,巡照下过普板,高功、经师于大殿搭衣起韵去山外“召请”(摄召),监院拈香,摄召毕,经师引道,监院捧牌位去祖堂安位,是为“请羽化道众回常住过年”。各殿主去厨房请供,寮请表。晚课,出坛祭孤,转天尊。下殿后经师起韵打法器引监院到各处神位前“化普表”。止静后吃过晚饭稍停一刻,我执事排班,请监院,大厨房“接灶”。经师到客堂吃果茶。毕,我发鼓行祝寿科仪。毕,我云集祖堂。毕,大众给监院辞岁,我给大众辞岁,我们普同辞岁。我学生给先生辞岁。
初一子时开静喝“胡辣汤”。早课出坛、祝将、转天尊早课毕,我化庆贺普表接喜神。在接喜神的场景中,我们按这年的喜神方位在山门外设香案,上供“喜神”牌位。我持香到喜神案前插香于炉,再拔香快步回到大殿。此时巡寮燃长鞭炮,与我并行至大殿。我抱斗站在高桌上喊:“喜神回来没有?”大家回答:“回来啦”,我遂即抓破斗上所蒙红纸,大把抓斗内之物撒之,再问再撤,一共三问、三答、三撒毕。我东抛西抛,一抛左手,一抛右手,又是一抛,然后扬斗撒完,将斗交予巡寮。
然后我喊:“给喜神拜年。”大家乱站各处朝上三叩首。我最后喊:“知客,你们要向监院拜年。”他随即应声说:“我们是向你拜年!”接着他又说,“你们都围着我团拜。”同时开始了“抢钱”的游戏和拜年的过程,全场气氛热烈而无序,有的人快有的人慢,但都充满欢乐和期待。当此事结束后,我在大殿发动鼓声,让执事依科庆贺,并云集祖堂。这五天里,每天早晚都会出塔进行崇敬活动。
初一至初五北方常住会享用特制的大馍,每个人的份量都是十六两称,这样每人一斤一个作为早餐食用,而午饭则是十两一个。此外,还有专门的小模用于过堂食用。而中午的主要菜肴都是名为“混元菜”。
自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我们所有的执事都不再转动,而是回到了常住状态,并且挂上了单子。在十方或云水之间居住,以此完成挂年的任务。在初六这一天,当我们吃完饭之后,便会根据自己的号码顺序进入单队等待命令。
正月初五当我们准备前往坟墓的时候,由于需要带一些食品和祭品,因此我们的执行官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大厨则负责烹饪这些食品。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便按照习俗进行了祭祀仪式。当一切结束后,我们便自由地返回庙宇继续我们的生活。这套规程也适用于清明节以及每年的十月第一日,因为那也是重要的祭祀日期之一。
自从接驾以来,每天清晨我们都会前往皇经殿进行皇经活动。而在正月期间,从初一至九日,每天清晨我们会先做皇经,然后傍晚做皇忏。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日期,比如庚申或者甲子,那么还需要额外进行一次对星辰的致敬活动。在第八夜,我们还会举办祝寿仪式,而在第九日,则是庆贺仪式。不过,在整个这个期间,没有哪一步可以忽略不计,它们全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以确保我们的生活既庄严又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