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紫阳真人张伯端天庭换了几任玉帝

张伯端,字平叔,号紫阳仙人,以“悟真先生”、“紫玄真人”尊称。他是北宋时期的道士,也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创始人。张伯端出生于公元983年(或984年),卒于1082年,是一位深厚学问、博览三教经书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他曾涉猎诸种方术,如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和吉凶死生之术。

在政治上,张伯端曾中进士,但因触犯朝廷,被贬谪岭南。他在成都遇到了一位仙人,并受到了他的指点,从而开始了他的修炼之路。后来,他著书立说,将自己的修炼经验和理论传播给世人。

张伯端的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悟真篇》代表了他对道教内丹学说的探索;中期的《禅宗诗偈》则表达了他对禅宗哲学的研究;晚年的《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则融合了禅与道,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内丹学说。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悟真篇》,这是一部系统阐述内丹修炼方法和理论的大作。此外,还有《金丹四百字》、《禅宗诗偈》以及其他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个人修行的心得,也为后来的道教流派提供了重要文献依据。

张伯端虽然主张修身养性,但不同于全真派,他更侧重于先修命脉,再至性灵,这也是他与其他流派所不同的特点之一。此外,他还强调通过神仙命脉来引导自己达到高层次的境界,并将佛家“明心见性”的理念应用到内丹实践中。

尽管如此,由于缺乏直接证据,我们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以刘永年为代表的一些自称继承者,他们主张男女双修。但是,无论如何,张伯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