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人物志》:中国道教协会第二届会长——陈撄宁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深处,有一位道教领袖,他以“仙学巨子”著称,号称“当代的太上老君”。这就是陈撄宁,一位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
陈撄宁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原名元善、志祥,后改名为撄宁。在他的生命旅程中,他不仅是安徽怀宁人,更是对儒家、佛家和道家的三大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对新时代宗教事业的贡献。
早年,陈撄宁因患痨疾,从叔祖学医,同时试做仙道工夫,最终恢复了健康。1905年,他考入安徽高等法政学堂,但两年后因为健康问题被迫辍学。随后他四处求师学习丹法,并遇到了多位真师。1912至1914年间,他在上海白云观通读《道藏》,并探得了 道教丹术之底蕴。
1922至1932年的十余年里,陈撄宁与同志们进行外丹试验,但最终未能成功。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上海创办了《扬善半月刊》,并作为主笔发表文章,大力提倡“仙学”,团结众多好道之士,使其成为全国研究仙道中心之一。
1941年的战争使得他的工作再次受阻,但他仍然坚持研究和传授仙学知识。在1953年的浙江省文史馆任职期间,他继续致力于养生修养法的研究,并且开始参与政府工作,为文史馆讲授医学及针灸原理等。此时已经77岁高龄的他,还要承担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的重任,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1961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会长,此时已81岁高龄,却依旧精神矍铉,不懈地推动各种项目,如开展对道教学术研究、培养后继人才等。他还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让Daoist Philosophy and Practice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并努力将这些思想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 陈 播森始终保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对待生活充满热情,对待朋友慷慨解囊。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智者、大勇者、大爱者。大爱者的心灵,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往追求的一个目标。而对于那些渴望了解更深层次信息的人来说,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