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五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观后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颜回与孔子对话,讨论如何处理与暴君的关系。颜回提到,他曾听孔子说过“治国去之,乱国就之”,这意味着当国家太乱时,就应该离开,而当国家太平时,就应该留下。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应基于对社会状况的判断。

然而,颜回也表达了他自己的疑问,即即使知道这一原则,但面对暴君,又该如何行呢?他认为自己如果没有先修正自身的道德品质,那么即使是最好的政治理念也是难以施行的。颜子的态度体现了儒家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个人必须先修身,然后才能外治人。

孔子的回答是警告颜回不要轻易去卫国,因为那里的暴君不但无道,而且容易被谗言所惑。如果要改变这个国家,就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而且,不仅要有这些能力,还得有真正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人性,从而能够正确地判断何为善恶。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像桀、纣这样的暴君那样毁灭他们忠诚臣下的生命。

通过这个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修身”(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政治实践中的应用。在儒家的眼里,只有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这个人才能成为社会中的一股正能量,并影响周围环境,从而实现更大的社会变革。

此外,这段文字还反映了一种哲学上的思考方式,即对于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来寻求解决方案。这是一种理性的探索过程,也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