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智慧之光白云观重修碑铭记对道的深刻认识与敬仰

首题:重铭白云观碑文 年代:正德元年丙寅年冬十二月 地址:北京白云观元辰殿前西侧 碑额:高约83CM,宽约78CM,长约26CM 碑身:高161CM,长76CM,宽24CM 碑座:高50CM,长93CM,宽46CM 字体风格:楷书典雅优美 撰文者、书写者身份:

撰文人赵士贤,为征仕郎兵科左给事中前翰林院庶吉士石首之才子。

书丹人刘诚印,是吏部郎中直文渊阁经筵预修玉牒官巴渝蒋恭所赐。

【碑文】

此碑乃赐进士第征仕郎兵科左给事中前翰林院庶吉士赵士贤撰写的。赵氏之笔下流淌着对道教深刻认识与敬仰之情。

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吏部郎中直文渊阁经筵预修玉牒官巴渝蒋恭书丹于碑额,而仁和汪登篆额,以增添其庄严。

自古以来,此地便是道教圣地白云观的所在地。国朝太宗皇帝视其为古迹,不仅命工修缮殿宇以显其壮丽,还亲临此地,以示尊崇。而仁宗昭皇帝亦曾光临此地。故今观这宏伟建筑,更是远超往昔。

宣德三年,大臣刘顺捐资重建三清大殿。正统三年,再次由住持及诸多善良百姓捐资再次扩建玉皇阁、复顺堂及厨库等设施,使得规模更加宏大而远-reaching。此后岁月流转,一切都在不断倾圮之际,现在钦差张公诚又倡导众志成城共襄盛举,大力修复,让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焕发新生,如同初见一般,无一不比往昔更胜一筹。

从弘治甲子春至正德丙寅年冬十二月,这场恢复工程历时二十余载,最终告竣。这座宏伟的建筑虽非章华、阿阁所能比,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左靠天府山、右控西山、南带卢沟桥、北枕西湖——使得这里气象万千,如同仙境般令人叹为观止。

世间万物,有因则易兴,无因则易废,这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其兴旺无继必然会衰败,这也是历史的一条铁律。但如今白云观,因为邱长春的先辈奠基而起步,又受到两位英明君主的大力支持和赞誉,所以不仅一直繁荣昌盛,而且每一次维护和更新,都有新的力量推动,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一处永恒的灵魂之地,从未停止过传承与发展。

我作为幸运的人,对这个悠久而辉煌的事业充满了敬畏,并希望吾道能够延续下去。而且,由于邱氏家族曾在这里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灵气依旧存在于空气中,每当有人提到这些,我都感到这是对国家和民众的一份祝福,也是一份不可磨灭的情感。在幽暗沉默的时候,它们似乎也做出了某种神秘而重要的工作。这不仅关乎国家的大计,我先帝的心意更是不愿让它消失无踪。我希望那些参与修建并将来继承这一精神的人们,也一定能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东西,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这一爱好文化保护的心意。我委托户部员外郎宗器张先生代为记录,并将文字刻录在石上,以便后世能够知晓这段故事。大清光绪丙戌年夏四月十四日,我重新加盖了印章,以确保文字完整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