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即庄周,他是我国哲学史上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不仅是道家哲学的经典之作,更是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庄子》中的寓言如庖丁解牛、相濡以沐、呆若木鸡等故事早已深入中华人民的骨髓,《庄子》中的名言名句随处可见,首篇的首句更是家喻户晓,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力。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首篇《逍遥游》首句
但是像庄子这样一位地位崇高的文学家、思想家到了胡适先生那里却被视为极端的守旧主义,其学说被称为是社会进步和学术进步的大阻力,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得从庄子的《齐物论》说起。
《庄子》一书目前保存下来的共有三十三篇,分为内、外、杂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当代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和杂篇则争议颇多。《齐物论》为内篇中的第二篇,它讲述了多则寓言故事,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在梦中翩翩起舞怡然自得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庄周,醒来以后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场梦,但问题并未到此结束,庄周问:此时此刻是不是蝴蝶正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这则两千多年前的寓言虽短,但却向人们提出了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我如何证明自己不是在做梦?纵然现代科学有很多手段向人们说明梦境和现实的巨大差别,但我想请各位问问自己:做梦的时候真的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吗?
庄周认为人和蝴蝶在外形上必然是有分别的,而做梦变成蝴蝶这件事可以称其为“物化”。啥意思呢?就是说与其争论谁做梦变成了谁这个没有结论的问题,不如说这是物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当是时也,庄周就是蝴蝶,蝴蝶就是庄周,庄周和蝴蝶都是“道”的体现,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分别,进一步讲,做梦和清醒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分别,更进一步讲,生和死在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分别,此所谓齐物。
再来欣赏一段庄子对齐物的经典描述: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比大小,整个天下比不上秋毫的小尖尖,论寿命,没有人比夭折的小儿命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天下万物与我都是一体。
这个理论听起来虽然豪迈的很,但却惹恼了胡适先生,他认为这个齐物论的坏处很大:如果怎么做都一样,那人类社会还进不进步了?
我曾用一个比喻来说庄子的哲学:譬如我说我比你高半寸,你说你比我高半寸。你我争论不休,庄子走过来排解道:“你们二位不用争了罢,我刚才在那埃菲尔铁塔上看下来,觉得你们二位的高低实在没有什么分别。何必多争,不如算作一样高低罢。”……庄子这种学说,初听了似乎极有道理。却不知世界上学识的进步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世界上社会的维新,的,也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这种思想,见地固是“高超”,其实可使社会国家世界的制度习惯思想永远没有进步,永远没有革新改良的希望……他的学说实在是社会进步和学术进步的大阻力。——胡适
胡适先生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他正处于中华民族需要奋发图强的年代,道家特别是庄子的无为主义不适合他,但这无损于庄子的思想精华。每个人都可以从《庄子》中汲取到他所需要的营养,洒脱的人从中看到逍遥游,养生的人从中看到安时处顺,修道的人从中看到物我两忘,奋发的人从中看到百家之长,甚至做盗贼的人也能从中看到盗亦有道,这正是《庄子》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