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将执着于人生的是非荣辱、高低贵贱的人,比作是朝三暮四的猴子。庄子说,养猴老人早上给它们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们很愤怒;而养猴老人换成了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则欣喜若狂。事物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不过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就引起了猴子强烈的心理变化,这说明,猴子根本就无法探究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被自我浅陋的认识所束缚了。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庄子曾经讽刺那些儒家墨家名家的辩士们,他们站在自我的立场去看待他人和世界,以己为是以彼为非,将自己和别人与世界对立起来,然后开展激烈的辩论,搞的劳形费心,焦虑彷徨茫然不知所措,用庄子的话说,就是“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认为这是人生的大悲哀之事。
人为了自己的,一生都在追逐着权势利禄,追求高门大户,追求珠围玉绕,得之则忘形,失之则失志,人为自己打造了黄金的牢笼,一生不得自由。人类为何一方面追求自由,另一方面又蝇营狗苟?
认识论决定价值观,你如何认识世界,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世界与人生。在庄子看来,假如你认识到“道通为一、万物齐一”的话,则会泯然忘机,忘记一切的快乐烦恼,忘记“吾”以及“我”之外的一切,达到南郭子綦所谓的“吾丧我”的境界;而如果你不能认识到“道”的“万物齐一”的话,你就会迷失在这个物欲滚滚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乱花渐欲迷人眼”而“不识庐山真面目”,成为的仆从,成为物质的奴隶,一生为物所役,茫茫然不知所措,凄凄然忘记了生命的意义——在庄子看来,生命本来是用来追求逍遥的,而非是被束缚的。
正是因为认识论决定价值观,庄子决定从事物的本质上去探究人类的道德认识每况愈下的原因。在这一节,庄子用倒推的方式,找到了人类道德堕落的真正原因。原来,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变了,变得离大道的本质越来越远。庄子说: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庄子说,古时候的人,人家的认识达到了至高的境界,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呢?他们认为在世界之前存在着一个“无”的世界,这个世界未曾有“物”,这种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境界,是尽善尽美的,是无以复加的。但后来人们又认为,这个世界有了“物”的存在了,就是有了“有”了,但这个物的世界乃是混沌一片浑然相融的,没有任何的界限,后来人们的认识越来越具体了,认为世界的“物”有了界限了,有了差别了,但还未曾有“是非”的存在,后来人们又从世界的差别中,看到了“是非”,而“是非”一旦显现,“道”就有了亏损,这就是“道”亏损的原因,这也就是人类的私心出现的原因。
本来道是“无”,限无差别浑然一体的,但人类在认识上一步步后退,从“无”到“有”,从有到界限,从界限到差别,从差别到是非,人类的心灵被一步步萎缩的认识境界所束缚了,从此以后,世界充满了是非争斗。因此人的是非之心、彼此之心、爱憎之心,都来自于对世界的错误的认识。人类没有认识到,纵然万物多姿态多彩,纵然人们的想法千差万别,其源头都是“无”。在“无”那里,所有的价值判断都会归结于一点——“道通为一、万物齐一”。
因此,庄子的“齐物论”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万物齐一;二是人类熙熙攘攘喧嚣的各种认识也应该归之于“一”的,这个“一”就是“道”,这就是齐物论的完整内涵。
也就是说,人类的认识离道的本质越远,人类的行为就会离道越远,从而产生是非、彼此的争论,产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攻斗杀伐,产生对荣辱成败的执着之心。按照庄子《逍遥游》中的说法,这就是“有所待”,而“有所待”,正是人类走向无待逍遥境界的巨大的阻碍,因此人类将永远无法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