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十大道家人物语录中的智慧之光

李光富道长:十大道家人物语录中的智慧与事迹

一、尊道贵德的道行

郧阳古城,汉水之滨,是武当山区文化的摇篮。1955年8月,李光富在此出生,一家世代耕读的人家里,他耳濡目染于深厚的道教氛围。在幼时,他跟随父母探访五峰观遗址和广施山,聆听玄武大帝乘金驾路过蓼池的传说,与千年香桂树共存。这股对善行积阴德的情怀,在他心中种下了永恒的信念。

二、天地承负的实践者

1974年1月,李光富被安排至黄柿乡从事林业管护工作。他在林场中,不仅学习了林业知识,还养成了坚毅执着的人生态度。在十年的辛勤劳动中,他未曾松懈,每一次巡查都需步行两天,无论春夏秋冬,只为确保无病虫害发生。他的园丁之心与责任感,为后来的修行打下坚实基础。

1984年,是一个转折点。一方面,武当山道教协会成立,并接管太和宫、紫霄宫;另一方面,李光富踏上了修行之路,以皈依全真派开始了自己的修炼历程。他的师傅是王宗坤道长。

真正的道士应遵守五点戒律:住庙修道、遵守教义戒律、修学教法、尊 道贵德和传播法术。作为笃信者,李光富严格遵循这些戒律。他拜师百岁坤 道长演习功课,与德高望重的王教化共同举办法事,也听取朱诚德教授太极。此外,他对于“山”、“医”、“命”、“相”、“卜”的理解,更是融会贯通,以期达到内外兼修。

全真派自开宗以来,便以“三教合一”,“全精全气全神”,以及“苦己利人”为宗旨,并包容多个派别。创始人王重阳赴东南传教,其七名弟子之一丘处机以74岁高龄自西游35000里,在蒙古遇见成吉思汗,被誉为神仙国师,对全真派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全真派不仅继承中国传统思想,还整理科仪及符箓等文化内容,将其重新系统化,使得门庭若市。

三十年来,从恢复到振兴,从艰苦到繁荣,由于历经沧桑而幸存的大量宫观,如紫霄宫、太和宫等,都被移交给武当山道协管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同时向政府争取资金扶持,这些努力使得这些历史见证物件逐渐得到维护与发展,最终成为武当山发展希望所在。而身为领导者的李光富,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他对天地承负的一致追求,以及对弘扬武当山文化的一片热情。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