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诗:真情无私,所附者众;弃义用武,所存者寡。取之不义,积而不散,谓养自喷,育枭自祸。福至祥存,祸至祥先;见祥行恶,则福不来;见恶行善,则祸不至。
老子曰:“人以义爱,党以群强,是故得之所施者博,则威之所行者远。”德泽无私,其化不可极。阳中有阴,无穷其深。
古今万事尽然,不可胜言。福祸相依,如影随形。不知其极,为患难寻。疾病如鱼肉味,用药难救命。忠言如粮草断,用谋难挽狂澜。
修身养德,以治民国。一衣一食,便足百姓。此理天下久已晓,却在朝廷与民间未尝一二也。
帝王富民,使民安乐;霸王富地,使国长久;危国重吏,使兵利器少。在上无为,而民自化。在下多作,而物生变。
古时亲近默默,无需言语远方的悦纳与接待。而今世则好高骛远,不思近人心,以言语交往成千累计的烦恼和障碍。不当出言,即使驰马追逐,也是徒劳无功的祸端。
昔日黄子云:“天有五方,大地有五行,一音声中,有五音调,一味中,有五味觉,一色光中,有五色彩,一品格于君子之间,有二十-five等级人物。”
上层有人神圣真诚道德至纯圣贤次第,他们变化莫测,如神灵一般纯洁如玉通达万物透彻,如道又深邃智慧遍及一切广大,如至人洞察宇宙奥秘周知万象广大,又像圣人的智慧普遍包罗万象。在此上面还有贤惠慈悲智慧善辩各具特质的人们,他们包括德性仁爱智慧美好能辨别论证的才华,并非仅仅局限于这些层面,还有公正忠诚信实合宜恭敬礼貌等品质的人们,以及士农工商商业各司其职的人们以及庶众愚昧盲目的小人们,上下两侧犹如人与牲畜差距悬隔,这些不同境界的人类在这浩瀚宇宙中的位置如何?
真正了解了这一切,我们便能看出世间万物皆同一致,没有绝对的黑白,对错,只是在不同的场合显现着不同的形式和意义。这就是老子的“道”,即自然法则,它超越时间空间,不受束缚,是永恒且全面的存在。而我们人类若能够遵循这个自然法则,就能找到内心平静和社会秩序,从而达到真正的幸福生活状态。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社会里,这种理想很难实现,因为人们总是被欲望驱动,要么为了权力要么为了财富不断争斗,因此导致了各种混乱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