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守拙的智慧在《天工开物》中,卷四中的攻稻技艺之精妙诗解又有何奥秘?其中关于多种家场禾的利用,以及如何借助牛力作种谷,再到向石板击取风车扇秕去壳,用砻去膜,用舂用碾,这些方法又是怎样巧妙运用的呢?
宋子有曾说过:“天生五谷,以育民美,在其中有黄裳意焉。稻糠为甲,麦麸为衣,粟粱黍稷毛羽隐然。”这意味着每一粒谷物都如同穿上了自己的衣服和装饰,而这些外壳与内核之间,就像是自然界中的和谐。
在收获时,当雨水较多而田地湿润时,我们就使用木桶来击取;当天气晴朗且田间干燥时,则更方便地采用石板。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人力需求。在南方,那些多种植禾类的家庭,更倾向于使用牛力来辅助种植,并将其后的收割工作也转移到石板上。
至于那些最完美无瑕的稻穗,它们通常能达到九穰一秕,即九个满溢而只有一颗空心,但如果没有恰当的耘耔管理,这样的品质可能会降低至六穰四秕。在南方,他们主要依靠风车扇去除糠秕,而北方则采用扬法,即通过扬米或黍来处理稻谷。这两种方法虽然各有千秋,但都无法与风车相比。
在处理稻米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进行砻、筛、舂和碾等步骤,其中砻用以去除外壳,筛用于去除剩余的小颗粒;舂则是将磨碎成粉末的一部分再次研磨,使其更加细腻。此外还有水碓,它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而且还能够节省人力的劳动。江南信郡的水碓技术尤为高超,他们甚至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将臼置于船上,通过微小堰塞使流水稳定,不需额外的人力投入即可完成任务。
然而,不论是哪一种工具或技术,最终还是需要人类智慧来操控。因此,在《天工开物》中所展示出的各种攻稻技艺,无不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深刻理解和巧妙应用的一例。而这一切,都体现了“抱朴守拙”的精神——即保持简单纯朴,不求过度奢华,只追求实效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