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古宅:刘侯武故居的故事与历史
在潮阳区谷饶镇仙波村,隐藏着一处建于1928年的侨宅——刘侯武故居。这个简陋而不简单的地方,是华侨们慷慨解囊、支援祖国及家乡事业的见证,也是刘侯武品德高尚、公而忘私的一生真实写照。
这座“陋室”主座四点金格局保存较为完好,厅、房、厝手、八尺等格局完整。壁画落款处写着“戊辰年”字样,印证了宅第建成于1928年。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感。
走进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主座前厅西侧房间,就是刘侯武当时的住所。在这里,他曾经和同胞们商议募捐事宜,这里也是他策动众多华侨慷慨解囊支持家乡的事业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流逝,后库通道上建有钢筋水泥结构的板楼阳台,这是对中式建筑的一种创新和创意。这里曾经是接待回乡报效祖国家乡华侨的地方,是一个温暖且充满活力的空间。
刘侯武出身书香世家,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参加过同盟会,并在黄花岗起义中战斗,为国尽瘁。在泰国期间,他协助处理捐助经费和援助广东政府资金,对侨务工作颇有涉猎。他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在职期间积极筹建学校,并组织文化活动推动潮汕文化发展。
1947年辞官后,他致力于筹办“潮州大学”,并兼任汕头南华学院董事长,同时主持潮州修志馆。他的一生清廉刚正,不管是在任重要职位还是辞官归隐,都以自己的品德操行去影响身边的人,深受海内外同胞们的信任和爱戴。
今天,当我们站在这座由传统中式风格与西洋元素相结合的建筑前,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份无悔的情怀,那份对家的深厚感情。那是一个时代,那是一个人的故事,而这一切都被这座陋室所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