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非遗资讯中10人已出院其中7人是如何运用中药治疗的呢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非遗资讯揭秘,7月5日下午,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疫情期间的防控救治工作。据统计,自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以来,截至7月4日24时,全市共收治确诊病例334例。所有病例在入院初期都接受了中医诊疗,并制定了中西医并重治疗方案。救治专家组将无症状感染者、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主要采用中药治疗,而对重症和危重症则采取中西医协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七版诊疗方案基础上,加以结合本市经验,于6月14日修订为北京市第五版诊疗方案,对轻型、普通型和无症状感染者分别使用具有“清热化湿、解毒凉血”特性的中药汤剂及常用口服药物,如金花清感颗粒、银丹解毒颗粒等,以及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吸氧支持等。截至目前已有10人出院,其中7人是通过传统医学来治疗得出的成果。此外,还有5名危重患者和21名重症患者正在接受紧急救治,其中包括女性8名与男性18名,从27岁到86岁不等的多个年龄段。

针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措施,在北京市第五版防控方案基础上,大兴区和丰台区已经向21667人次分发了“提升正气、化湿解毒”的中药汤剂及口服药物,以此阻断疾病传播链条。这一措施显著推动了一系列积极作用。

对于每位患者,由于不同的情况,他们被送往ICU或普通病房,然后由专家团队采用传统医疗手法进行辨证施治,并随时调整治疗计划。

例如,一位27岁的女士在6月12日就入院,她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并需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她的早期表现是“疫毒闭肺”以及阳明腑实证。她体验到了高烧、高咳嗽黄痰,无力饮食,小便短赤且舌红苔黄脉滑数。当她出现呼吸衰竭并行ECMO生命支持,她患上了邪热内闭与阳气暴脱之危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益气固脱通腑泄热方子(含人参、大黄、葶苈子)配合安宫牛黄丸,使她逐渐稳定,最终成功撤除ECMO设备及呼吸机,现在恢复良好继续享受着益气养阴清热化湿的调理。

另一位56岁女士,因其持续高烧失眠,被判定为大剂量凉血解毒清热定惊方,同时注射血必净液,以控制她的疼痛。大便不畅后,再加强通腑泄热灌肠直到退烧,这些方法帮助她稳定下来,并最终成功撤除呼吸机,她现在精神饱满能自行进食且继续享受益气养阴培土生金调理。

最后,一位44岁男士因其迅速恶化进入ICU,但他也被给予宣肺化湿泻热解毒方(麻杏甘草汤合升降散),同时静脉输注乳果糖以缓解腹胀。他因为腹部排空问题,不利于他的康复,因此改变策略采用其他方法使他能够排出体内废物,最终稳定并转为普通类型,他目前仍然按宣肺化湿法维持康复过程。

综述来说,在新冠肺炎这一全新的流行性疾病领域里,我们发现中国传统医学非常有效,它可以很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并不断优化自己的理论体系。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如何正确分类这些确诊案例的问题得到回答,比如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其相关机构提出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临床分级标准》划分四个基本类别:轻、中、小、中;从未见任何影像学改变到需要机械通风支援再到休克或器官功能衰竭所需ICU监护皆有所不同。这场会议展示了中国如何利用自身悠久历史中的智慧来应对这场全球性的挑战。而刘清泉还回应了一个问题,即关于怎样判断是否属于哪一种类型的问题。他指出,每种类型都有特定的标志,比如轻微症状但没有影像学异常,或具有一些严峻迹象比如必须使用机械通风或进入ICU监护状态。但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分类,每个人都会得到专业医疗团队精心设计的人道主义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