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节年为首的客家人中,过年不仅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更是他们维护和传承许多古老习俗的最佳时机。大年三十,这一天对于客家人来说,是欢庆与守旧的黄金时间。早晨清晨,客家人会齐心协力地打扫整洁房屋内外,以确保新的一年里财富不会流失。而且,无论是一把扫帚还是其他物品,都必须收回家中,不让它们流失出去。
接着,他们将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和午餐,因为晚上要开始准备隆重的大拜年晚宴。男丁们则前往祖先牌位进行祭祀仪式,带去礼盒、三牲、炮竹以及元宝香烛等供品。这段习俗虽然近期已经逐渐淡出,但仍然被一些家庭所珍视。
随着午时的临近,家庭成员们便开始筹备新年的主食——鸡、鸭、鱼,以及特色菜肴如酿豆腐、酿辣椒、酿茄子等。孩子们则被告知洗澡并换上新衣,这在过去是过年才有机会穿上的特别服装。
下午3点左右,每个家庭都会贴对联,并悬挂灯笼。这项工作通常由强壮而能干的人来完成,因为它涉及到爬楼梯以及处理杂务。此外,由于女性此时忙于处理各种事务,因此贴对联成了青年人的专属任务。
吃完团圆饭后,大门前的鞭炮声响起,为新的一年的顺利展开祝福。在这一夜里,每个房间都点亮了灯火,人们守岁以迎接新春佳节。在这个特殊之夜,小孩们期待收到的压岁钱,而有些地方甚至还有给长者送压岁钱的小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