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南宋时期的武当高道、太极拳的创始人,其形象则是高大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一副奇异相貌。吃饭则更是离奇,或数月不食,或数日一餐,一顿能吃一升米。居武当山时,曾对道众说:“此山异日必大兴”,与披荆斩棘,创建草庐居住。
关于张三丰的寿命和行踪,至今成为众说纷纭的两个谜。但一般认为他生于南宋淳佑丁未年,三岁双目失明,五岁拜碧乐宫住持张云庵道长为师,并为他治疗眼疾,半年后双目复明。张三丰在碧乐宫住了七年后辞别师傅回家专修儒业。
出家之后的张三丰浪迹天涯,他遍游名山大川,如宝鸡、终南山、武当山、鹤鸣山等地,其中尤以青州云门山和东海崂山留下深厚足迹。在崂山市区,有几处据传是他的隐居地,如刘若拙创建的驱虎庵及玄真洞等。在这些地方,还有许多传说与遗迹,比如重建玄妙真吸将乌兔口中存字句,是传为其手书;还有两座乱石堆叠的石塔,即著名的“邋遢石”或称“张仙塔”。
根据《聊斋志异》中的记载,那位身着红衣,让人见而忘俗的大花神“绛雪”,实为张三丰真人的馈赠之一。此外,在崂山市内,还有耐冬,这也是由張三豐所植,使得即使隆冬严雪,也能保持翠绿。
这段历史被记录在多个文献中,如《全真图经》、《全真宗系谱》、《全真智囊团志》、《全真法术要诀》,但最早且最详细的是《全真正宗心法》,其中详述了整个系统以及每一个部分的心法。这部文献不仅仅限于练习方法,还包括如何生活,以及如何与其他弟子相处。这意味着,全真的修炼者必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能够使用他们的心法来达到精神上的平衡,也能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随着时间推移,全真正宗开始逐渐衰落,但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观点,对于自然界和宇宙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融入到了中国文学艺术中,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样化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