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中国近代道家代表人物,以其崇高医德,被后世尊为“药王”。《备急千金要方》中,他提出“大医精诚”的思想,这是对医德的重要论述,为习医者所必读。孙思邈认为大医必须具备两个品质:精,即要求医者有精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诚,即要求医者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感同身受的心去看待患者的苦恼。
孙思邈生于南北朝至隋唐间,著名道士、医学家。他不仅擅长阴阳学、推步(天文历法)及医学,还撰写了多部著作,如《千金方》、《福禄论》、《摄生真录》等。他的药王宝诰在太极宫中,被尊称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
然而,《旧唐书》的记载存在矛盾,引起关于孙思邈年龄的一个千古之谜。根据记录,孟诜、卢照邻等人曾敬仰他,但《旧唐书》中的自相矛盾记载使得孙思邈的一生被置疑。在开皇辛丑年(公元581年),只有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的辛酉年,而非开皇年的辛酉年。这意味着,如果孟诜与独孤信同时生活,那么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在时间上的不可能发生。此外,据说孟诜曾经访问过孟子,并且取得了深刻启示,这也进一步挑战了历史上孙思邈实际存在的人物身份。
尽管如此,对于这一切传说和争议,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位伟大的文化人物角度来理解孙思邈。他以卓越的智慧和无私的慷慨被后世纪念,是中国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道教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