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道教的悠久历史中,诸多著名人物以其修行和成就而被人们传颂。酆去奢是其中一位,他居住在嵩阳县的安和观,这个地方与他人有着不解之缘。在卯山上,他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石头,据说张天师和叶静能曾经居住于此。酆去奢虽然对这些事迹感到好奇,但他知道这块石头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力所能改变。他选择守持真实,而不是追求外界的事物。
后来,有一个神人告诉酆去奢,在那块石头下有一把斩邪劔和丹药,只要他勤修道德,无怠惰,就可以获得它们。三年后,神人果然送来了那些珍贵的东西。这把劔子正是张天师七星劔,而丹药则是一缕红色光明如同麻子的东西,它能够治愈一切疾病。当时的人们都被他的功绩所震撼。
蓝采和则是一位流浪诗人的形象,他常年穿着破旧但依旧保持风范的一件蓝色衫子,一副黑木六铢钱串挂在腰间,一脚穿着革华鞋、一脚赤脚走路。他喜欢唱歌,并且总是在城镇之间游荡,用大拍板敲击节奏,以一种独特的声音吸引了众多听众,即使老少皆随声应答,也无法完全理解他的意图。他似乎狂野又不狂野,每当踏歌时就会这样唱:
踏踏歌,蓝采和,
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
流光一擲梭。
每当有人给他钱或酒,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接受,然后继续他的旅程,或许会遇到贫穷的人,也可能会在酒馆里喝酒。在他的漫长旅途中,有些人记得他就是童年的样子,有些人看到的是白发苍苒的老者,但无论如何,都没有改变过他的模样。一日,当他站在濠梁边上乘醉时,一阵云雀笙簫的声音响起,他轻轻地跳入云端,将自己的革华、衫子、腰带及拍板丢向空中,那些物品也随即消失了。
张果是一位隐居於恒州條山的人,被传为拥有长生秘术的人。当唐太宗、高宗征召时,他并未出山。但到了後來,由於張果再次隱居於鳳州時,被明皇帝召至朝廷,却因為佯死而逃脱,最终因為過度饮食而逝世。此前,在开元二十三年的一次访谈中,张果显示出了超凡脱俗的情操,当时明皇帝问道:“你有仙法吗?” 张果回答说:“我从来没有尝试过。”
許宣平則是一位隱居於城陽山南塢的小庵中的詩仙。他並沒有服用任何藥材,只見不食顔色仍如四十岁之齡輕健快步奔馬行走。不知何時開始,每當負薪賣酒時,便會掛上一個花瓣盛載水的小碗及曲竹杖,並且會隨機吟唱詩句:
負薪朝出賣,
沽酒日西歸,
時人莫問我,
穿雲入翠微。
這首詩成為了許宣平留給世人的遺作之一。而後來,這首詩甚至傳遍長安,並由李白親自題寫於傳舍壁上說:「此乃仙蹤也。」然而無論怎樣尋找,都無法找到真正的許宣平直到懿宗咸通十二年的一個偶然事件才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