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东汉时期,一位名叫魏翱,字伯阳,号云牙子的道教高人,在今河南省新密市一带诞生了。他的家世显赫,从小接受传统儒学教育,并深受谶纬神学与黄老宗教思想的影响,他对民间流传的神仙丹术也有所研究。魏伯阳不愿意从政,而是致力于道术和炼丹之道,他四处寻访师傅,学习各种秘籍。
据说,在一次漫长的云游中,魏伯阳遇到了一个道行极深的真人,这位真人赐给他《龙虎经》的秘密,使他得以潜心钻研。在隐居山林多年的修炼过程中,他不仅精通大易、黄老及炉丹学说,而且亲自实践并达到了当时最顶尖的地步。
有趣的是,有三个人想要试图窃取他的最高成就。他们中的两个人因为心虚,最终遭遇了悲剧。但另一位却幸存下来,并见证了魏伯阳真正炼出仙药后也跟随去了天界。
关于魏伯阳如何炼制这神奇药物,其详细过程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他曾坦白告诉后人,这种“内丹”涉及《易》乾坤、坎离四卦,以及阴阳交错产生万物的人生哲理。他将其分为筑基、小周天、大周天和还虚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境界和目标,比如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久视。
除了内丹外,魏伯阳还曾尝试过“外丹”,即金丹,它基于大易原理,以黄老手段结合八种基本原料,如礬石、戎塩等,用炉鼎进行煉制。此外,还有一些古代文书,如《龙虎经》、《三十六水法》等,是他研究基础,但这些内容并不完全公开,因为公布可能会被滥用或失传而引发遗憾。
最终,在矛盾的心态下,通过文学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将这些研究成果编撰成了著名的《周易参同契》,被尊称为“万古丹经王”。这个作品仿照东汉出现的纬书命名,其中包含了大易、黄老与炉火三个方面。这部著作先后传授给徐从事和淳于叔通,他们分别成为注释者之一,为这部重要文献贡献了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