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王嗣琳道长道家代表人物与古籍宝卷的深邃对话

王嗣琳,俗称王碎五,号得一子,是陕西省陇县人。1914年3月15日出生,他的童年就读书,但在十二岁时辍学跟随父母经商。尽管生活中有着淡泊的态度,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以道为重。在22岁那年,他放下俗世之物,出家修行,并进入龙门洞道院,在冯高德道长的教导下得到了法名嗣琳。

1938年秋天,王嗣琳在西安八仙宫与赵理忠、高功主教共同学习,又参与了“磨头”的工作。在完成每日两斗磨粮任务后,他与同僚一起研读经典,如《易经》和阴阳术数,同时也常被问询关于“奇门遁甲”的问题。

1942年,王嗣琳回到龙门洞继续学习,全真高功秘法和斋醮科仪。他还向傅高善学习《皇经》的诵持方法。此外,他不仅研究丹经、子书,还精通《群仙要语》和《龙门心法》,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他的弟子们。

1950年代初期,王嗣琳在楼观住下来,以一种寡欲澄心的生活方式自励。他不仅研习了大量的道教文献,还教授弟子们《皇经》的法则以及全真高功秘密练习。他的声望很快就在同僚中获得认可。

1978年的宗教政策开放后,王嗣琳回到了龙门洞担任知客,与众多信徒一起努力维护香火。1981年2月,他帮助开光楼观台神像,并于3月再次协助华山玉泉院开光神像。这一年秋天,他还主持了一个重要的道教仪式——陕西道教忏悔活动,为此他捐献了许多珍贵的手稿包括全真高功秘籍等。

1983年10月,再次回到楼观台,当地举办了一场水陆超度斋醮胜会,并且举行了更多的宗教仪式。1985春季时他又返回华山进行一次大型宗教活动,这些活动都加强了当地对古代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促进了整个地区文化发展。

然而,在1986年的仲夏时分,由于健康原因,一些难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最终决定让其退休,让任法玖、陈法永来照顾他。但最终还是因为劳累过度,而于农历九月十一日去世,其遗体归葬于楼观知事坟所在地。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其是以虚无为心、信仰虔诚、修为严谨的人,不论身份或是不同派别的人士,都能获得其仁爱之心;对于求学者,它总是尽力提供所学,无私奉献至死。而改革开放后,其修复殿宇达五所,有近百名弟子追随左右。